周金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妇女增收致富
周金秋,是光荣乡曙光村妇代会主任。从事妇女工作的20年来,她始终不忘村妇代会主任的身份和模范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引领着全村妇女群众脱贫致富,受到了百姓的普遍赞誉。
一、自强自立,做农村妇女的好榜样。
曙光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全村总人口2533人,其中妇女数占1192人,村里大多数妇女只知道从事家务劳动、照顾老人、抚养孩子,很少主动想办法赚钱养家糊口,在她们看来那是男人的事。怎样才能让妇女姐妹解放思想,走上发家致富之路?作为村妇代会主任的周金秋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1999年,她借了5万元钱,利用自家三间土房养起了猪,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用实际行动做全村妇女的榜样。创业之初什么都不懂,特别是在养殖技术方面非常欠缺,她买来大量书籍,认真钻研,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一定的饲养技术。随着第一批猪的出栏,赚到了“第一桶金”,更是得到村里妇女姐妹的信任,她邀请父老乡亲到猪场来参观学习,向妇女姐妹讲自己的养殖发展经历,帮他们算经济帐,并把自己的养猪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在她的帮扶引带下,有40户家庭入股我的生猪合作社,有150名妇女参与生猪养殖,全村共发展以妇女为主的母猪饲养示范户20户,育肥猪养殖户41户。
二、艰苦创业,做妇女致富的领头雁。
2011年,县妇联提出了建设“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服务”型妇代会主任队伍的要求,这更加坚定了周金秋带领妇女走致富路的信心。经过深思熟虑,她发现螃蟹养殖不仅市场销路好,效益好,而且养殖周期短,春天引进螃蟹苗到秋天就能出手,这种劳动效率高、资金回笼快的项目更适合妇女发展。于是她自己租车,带领3名有养殖意愿的妇女到外地的螃蟹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借助妇联妇女小额贷款的平台,筹措到了启动资金,开始了起早贪晚的苦心经营。从开始时年产量400斤到现在的年产量4000斤,从开始时尝试性养殖发展到现在拥有300多亩养殖水面,在规模的扩大的同时效益也随着翻了十番,2013年她的螃蟹养殖场销售额达到25万元,纯利润达在10万元以上。自己富了,她没有忘记村里的姐妹们,身为妇代会主任、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让大家都富裕起来。村里很多困难户想养殖螃蟹致富,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她就无偿借钱给他们。村里妇女刘淑艳生活比较困难,也想发展螃蟹产业,可是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周金秋了解情况后,主动送去2万元钱,还赊给她螃蟹苗,手把手教她技术。现在刘淑艳不但脱了贫,还盖了新房,手里也有了存款。两年来,通过传技术、借资金、供蟹苗、找销路等途径,带动了一大批螃蟹养殖专业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三、提高素质,做走向市场的经纪人。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又面临着寻找更大销售市场的难题。为了增强自己的营销水平,提高自己的销售技能,周金秋参加了女经纪人培训班,知道了农产品流通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促进家庭式的分散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现在我们村养殖的螃蟹不仅供应县内各大饭店、海鲜店,还与大庆、哈尔滨的客商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在解决螃蟹销售难题的同时,还帮助村民寻找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把村里农产品销售到了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