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按照逻辑线索分为四大板块,由九章构成。
第一板块:是全书的基础。这部分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大背景,对我国当下价值观现状展开研究,并提出确立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课题。涵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一章 价值多元论。以社会存在为基础,主要研究描述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表现及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生成根源。
第二章 价值冲突论。从价值观念冲突与价值实在冲突两个层面,列举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价值选择论。面对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的现实情况,提出必须选择和确立我国主流价值观的问题,并具体阐释了选择和确立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第二板块:是全书的重点。这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独立成章,进行哲学层面的解读和阐释。涵盖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四章 价值信仰论。价值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决定着价值主体的行为和发展方向。价值信仰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无论个体、国家和民族都需要确立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信仰,也就是要确立一个一元的指导思想。我们的价值信仰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的,也可以非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选择,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主导价值信仰即指导思想则必须是马克思主义,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所决定的,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现实选择。本章集中阐释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哲学思想。
第五章 价值共识论。在价值多元和差异下要达成一种共同的理解和认同,就需要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实践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价值观念所达成的相对一致的共同理解和见解。价值共识的可以解决价值冲突带来的诸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几代中国人经过艰苦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共识。本章集中阐释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蕴涵的哲学思想。
第六章 价值凝聚论。价值凝聚是把人之所以为人、集体之所以为集体、国家之所以为国家的最基本的价值共识挖掘出来,形成个人、集体、国家的精神支撑。多元价值只有在交融中形成基本价值凝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价值凝聚从物质层面走上精神层面才能牢不可破。当个人、集体、国家的价值观凝聚成为无形的精神的形态,这些物质的力量将获得独自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不仅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行的动力源泉,而且是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本章集中阐释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所蕴涵的哲学思想。
第七章 价值规范论。价值规范作为古代习俗走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时,它自身不仅成为了公共利益的抽象符号,而且还成为了个体自我认识的表达方式。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章集中阐释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所蕴涵的哲学思想。
第三板块:是全书的亮点。即第八章。这部分集中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理念,即“和”的理念。
第八章 价值核心论。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辨析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自内涵与相互关联,集中探讨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核的“和”理念。阐释了“和”的“共和”、“和谐”、“和平”三种价值维度,以及每个维度生发出的两对价值取向,即“民主、自由”,“科学、大爱”,“自强、包容”,从而使“和”理念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周严。
第四板块:是全书的落脚点。即第九章。这部分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路径选择。
第九章 价值引领论。通过典型案例讨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方法。提出用马克思主义塑造价值灵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价值认同;用爱国主义构建价值中枢;用改革创新增强价值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价值基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