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微展览”带你穿越哈尔滨50年
黑龙江新闻网20日讯(首席记者 杨雪楠文/摄)在历史长河中,50年只是一个短短的瞬间,但对每个人来说,这50年间发生的事,却足可以用沧桑巨变来形容了。50年前,哈尔滨什么样?50年间,哈尔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今日起,哈尔滨方志馆与各社区联办,推出“社区微展览”活动,将馆藏展品带进各个社区,每个社区巡展半个月,首站进入香坊区红旗街道办事处香电社区,让这些实物展品,带居民感受生活的演变。如果有社区也想参加,可联系哈市方志馆。
一九六六年的哈夏音乐会都演啥?14个节目10个是歌曲
三页薄纸片,首页以大红色为底,上面写着白底红字的“一九六六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几个大字,这就是收藏在哈市方志馆内,尚未对外展出的早期哈夏音乐会节目单。记者小心地翻开节目单,内页没有任何图案点缀,甚至连字体都是一样的。节目单上共有十四个节目,其中十个是歌曲,题材也都比较单一。
据专家介绍,1958年8月首次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活动月,它为后来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奠定了基础。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于1961年8月5日在哈尔滨青年宫开幕。从1961年至1966年举办了6届,10年“文革”期间一度中断,馆内收藏的节目单就是哈夏音乐会中断前的最后一届。
记者还看到了几份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哈夏音乐会节目单。随着时间向后推移,节目单越来越厚重。1992年的哈夏音乐会系列活动节目“单”已经变成了六十多页的“册”。如今的哈夏音乐会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音乐会,成为既有高端国际范儿,又亲民大众化的音乐盛宴。
早年老哈人都抽啥烟?江帆、葡萄、哈尔滨
在微展览的实物展区,几枚烟标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就是哈市早期的地产香烟:握手、葡萄,还有具有地域特色的江帆、哈尔滨、太阳岛等。
据哈市方志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握手是比较早期的地产烟,香烟的包装是纸质的,非常轻薄。而“葡萄”“江帆”和“太阳岛”的用纸就要稍微厚实些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哈尔滨”就带了防伪标识,上面还印着“吸烟有害健康”,纸也有了防水效果。
前来参观的社区居民方大爷指着“江帆”的烟标对记者说:“我年轻的时候还抽过这个呢,在烟摊上一打眼就能看到,就这个烟盒是蓝色的。”
上世纪70年代坐公交多少钱?
一次5分钱学生月票2元
一张三厘米见方的票根,上面只印着红色字体的“最高指示”口号和5分钱的面额。据介绍,这是哈市上世纪70年代的公交车票票根,也是哈市方志馆收藏的较早期的车票了。
哈市方志馆的工作人员介绍,1952年哈尔滨有轨电车公司首次发行月票,当时的公交车主要是电车,乘客主要是收入比较高的市民。上世纪70年代,公交月票样式相对简单,而且颜色单一,没有繁复的图案。而且每年从1月份至12月份的版式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略有不同。据了解,当时学生月票才2元。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公交月票在设计制作上开始讲究起来,色彩鲜明并且有艺术特色。记者看到,一张1983年1月的有轨和无轨电车通用月票上便以白底印着红色的防洪纪念塔,图案非常精致,并进行了简单塑封。
上世纪80年代的家啥样?
门口都有弧形陈列架
在社区的微展览中,还有三个微缩的家庭场景,分别是上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的普通家庭陈设。几位居民饶有兴致地指着60年代的陈设说:“这跟我家好多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地砖、墙上的画,还有桌上那个电风扇,我家也有一个,就这么摆在桌上。”80年代家庭场景前也聚集了很多市民,大家纷纷议论着:“那时家里就是这样的,柜子都是浅颜色,地面都是地砖和地板革,自己打的柜子在靠门的位置都是弧形的隔断。”
你有老物件也想参展?快联系哈市方志馆
据哈市方志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实物展品虽然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是这些展品本身是一种地方志的记录和展现形式。”他们想通过本报向市民征集有意义的地情材料,为哈市地方志贡献出一份有意义的记录。市民将材料无偿捐赠给哈市方志馆,可获得一张捐献证书。
联系方式:87700902
电子邮箱:hr bf [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张萍蔡啸
报送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101号哈尔滨市方志馆展示科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