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官方推出“票据宝”有骗局之嫌 9.8%收益率哪来?
宣称年化收益率达9.8% 100%资金安全保障瞬间被秒杀业内人士提醒称:
收益高至9.8%可媲美信托产品,门槛却只要1元?昨日,一款名为“票据宝14016”的产品再次被“秒杀”,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吸金近200万元且售罄。
尽管该产品宣称“近零风险”,但记者调查发现并非如此。产品本身宣称的高收益其实是加上了平台的补贴部分,但即使7%的票据本身收益率能否实现也存在疑问。
有专家表示,产品销售平台拿钱出来补贴产品收益这种做法涉嫌违规。“因为庞氏骗局就是补贴出来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容易汇集风险。”
票据宝高收益9.8%
不到两分钟已售罄
昨日10:10,新浪旗下“微财富”平台再次开售让投资者“颤抖”的高收益票据理财产品。
据悉,这款“票据宝14016”年化收益高达9.8%,更是号称“低门槛1元起投,银行无条件承兑本息,本息安全”。
可以媲美信托产品的收益,门槛却仅为1元,这让无数网友趋之若鹜,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这款产品已经售罄,募集资金193.1167万元,可谓被“秒杀”。
一位抢到产品的网友告诉记者,几天前就看到这款产品的宣传了。为了“秒”到该款产品,他早就到电脑前把账号资金准备好、闹钟准备好。“绝对是手快有,手慢无。”
据了解,上述平台已经推出过一期这样的产品,收益率也是9.8%,同样也是被“秒杀”。
昨日,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低至5.5%的时候,收益这么高的产品确实受欢迎。但其风险如何,投资者不一定有所了解。
疑问一
9.8%收益率哪来?
记者看到,这款名为“票据宝14016”的产品,期限为177天,年化收益率高达9.8%。对于这么高的收益,其实主要是有平台的补贴。
事实上,这款票据宝14016的收益为7%,而微财富补贴1%,发行这款产品的公司再补贴1.8%,这样加起来就达到了令人“怦然心动”的9.8%。
由于有补贴,微财富平台规定了投资者的购买上限为5000份,这意味着一个账号最多只能买5000元的该产品。
疑问二票据真假难辨产品平台是否有信用?
暂且不说平台补贴的部分,但是这7%的收益能实现吗?
记者看到,这笔近200万元的融资抵押为一种银行承兑汇票,其付款银行为一家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环市东路支行,出票日期为2014年7月10日,汇票到期日为2015年1月10日,出票金额为200万元。
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是由银行刚性兑付的,因此如果汇票本身是真的,其风险确实较小。“从整个票据市场的利率来看,目前仅为4%左右。尽管去年底还有7%左右,但随着今年利率水平的走低,票据利率也在走低。”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由于这张票据金额不大,因此受益率会比整体水平高。“不管多少金额的票据,银行验票、托收的成本差别不大,因此小票据的收益率给的要高一些。7%的年会收益率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产品号称“近零风险资”,但业内人士称最起码仍有两个风险,第一是伪造票据、延迟支付等风险,票据市场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非专业人士很难验证票据真假;第二是发行票据产品平台的信用风险。
据记者查询“票据宝14016”产品的平台为票据宝公司,根据其公布的营业执照写明,票据宝成立时间为2014年6月3日,这意味着这个平台成立不到2个月,若出现信用风险投资者将本息全无。
此外,尽管新浪“微财富”的产品介绍页面写着“100%资金安全保障”,但记者在票据宝的正式产品介绍中,只找到了关于银行兑付票据本金的表述,对于保证收益的条款却根本找不到。
解析专家称平台补贴或存“庞氏骗局”之嫌
事实上,这款“票据宝14016”为新浪微财富平台和票据宝公司推出的第二款高收益产品,和第一款产品一样,两次都有平台补贴在里面。
以昨日开售的“票据宝14016”为例,新浪微财富补贴1%的收益,约9300元;票据宝补贴1.8%的收益,约16800元。“这点补贴并不算多,但赚足了人气,营销味道十足。”一位互联网公司人士表示。
然后,这不是上述两个平台第一次做出补贴的行为。此前新浪“微财富”平台的多款类似票据产品都有补贴在里面。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平台拿钱出来补贴产品是有问题的,这种做法涉嫌违规。“我们坚决不同意发行方或平台拿钱补贴产品,因为旁氏骗局就是补贴出来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容易汇集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亏欠补贴并不可持续,如果平台经常这样做,确实有旁氏骗局的嫌疑。“因为只要资金链不断裂,就可以一直这么做下去。”
链接票据理财产品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银行开具的到期兑付的书面凭证。企业持银行承兑汇票去票据理财平台融资。平台验该证票据真假,根据出票金额确定融资金额和期限,然后平台发布该票据的理财产品,确定收益率和期限,最后投资者认购。该票据理财产品到期后,平台凭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去银行兑付现金,之后按照约定收益给投资者付清本息。
编辑:于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