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黑龙江14项目获奖凸显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
09.01.2018 19:53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据统计,2017年度黑龙江省通过国家科技奖评审项目共14项,其中主持完成8项,参与完成6项。按奖励等级划分: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按奖励类别划分: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林志团队主持完成的“先进梯度功能材料的断裂力学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针对先进功能材料断裂力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二十余年的探索研究,建立了指数型梯度功能材料典型断裂问题的理论方法,创建了一般属性梯度功能材料裂纹问题的理论模型,构建了梯度电磁功能材料多场耦合断裂力学理论方法,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为先进功能材料的设计、分析与评价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功能材料断裂力学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三峡完成的“水库高坝/大坝安全精准监测与高效加固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成果围绕大坝安全运行的加固新材料新工艺、险情精准监测及安全评估关键技术,进行一系列发明创造,发明了高效加固新材料和工艺,开发了先进的安全监测装置,提出了大坝安全评估理论方法,有力推动了大坝健康安全领域的技术进步。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此次是大赢家,摘得两项二等奖。其中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潘国君团队主持完成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首次创建了“一早三抗”寒地早粳稻株型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创制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寒地早粳稻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独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同生态区的优质高产多抗寒地早粳稻龙粳31等四个品种,解决了难创高产和稳产的问题,品种覆盖率占适宜区的70%以上,取代了日本品种空育131主导我国水稻生产的称霸局面。龙粳31 连续 5 年为我国第一大水稻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 1692.34万亩,创我国粳稻年种植面积的历史纪录。该项成果累计推广面积 1.37 亿亩,新增利润 193.44 亿元。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刘娣团队主持完成的“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以黑龙江唯一的国家级保护猪种--民猪为对象,进行了民猪种质资源特性及机制研究、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开发。进行了民猪群体的保护建立,育成了“松辽黑猪”新品种,筛选出了“巴民”优秀杂交模式。创建了38 家民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支持帮助建设10个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就业10000余人。
东北林业大学李坚团队主持完成的“基于木材细胞修饰的材质改良与功能化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通过对木材多尺度界面进行修饰,实现了人工林低质木材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在绿色药剂合成和改性阻燃协效方面经鉴定处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在木材仿生功能化基础研究方面引领科学前沿。关键技术先后在河北、江苏等省市多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了产业化,近三年实现新增销售额约26.76亿元,新增利润约3.48亿元,为推动木材加工产业技术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程杰成团队主持完成的“三元复合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由大庆油田企业为牵头单位,成功突破了三元复合驱不适宜低酸值原油的理论束缚,研发了两种驱油用表活剂产品,创建了四大工程技术,工业应用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个百分点,比聚驱提高8个百分点,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该技术并商业应用的国家。应用该项成果累积产原油1590万吨,三年直接经济效益248.65亿元,技术水平与应用规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成果在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支撑大庆油田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09.01.2018 19:53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