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 冰城“熊猫人”的生命互救

13.07.2014  11:42

部分互助会会员一起参加活动   王禹   刘丽娜   一位受血者给哈市血液中心和互助会送来字画感谢

   核心提示

  “熊猫血”,一个听起来温馨可爱的词汇,却包含着许多不安和无奈。

  人的血液除了ABO血型外,按RH血型系统又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在我国,RH阴性血约占千分之三,因其稀有而被称为“熊猫血”。“熊猫血”型者身体出现创伤,如果没有与之匹配血型的血液,生命将危在旦夕。

  哈尔滨大概有3万“熊猫血”型者,而十几年前献血者才二十几人。于是,一个名为“哈尔滨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的公益组织在哈尔滨血液中心的授权下成立。宣传、解困、互助……14年,互助会成员从30人变成了600人,他们献血210万毫升,救人数千。

  18日,这个互助会将举行一年一度的联谊、表彰活动。王吉嵩、姜大明、王禹、刘丽娜等诸多稀有血型献血者的名字出现在表彰名单上,而他们背后,则是一个个动人的生命互救往事。

   3小时紧急救助溶血新生儿

  采访哈尔滨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里的公益故事,其实并不是件容易事儿,因为600多名献血者虽然几乎是“随叫随到”,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血,将会献给谁。如果不是哈尔滨市血液中心专门负责稀有血型招募的工作人员,在电脑里保存了一段2007年一家电视媒体为他们录制的专题片,下面这段故事,可能很难再被人提起。

  2007年4月的一天中午,一个紧急求助电话打破了哈尔滨血液中心供血科的宁静。

  “你好,哈尔滨市红十字血站(后更名为哈尔滨市血液中心)吗?我们有一个新生儿病情危重,需要紧急验血。”打来电话的是哈市一家大型医院新生儿科的护士。她说,患儿出生十几个小时后就出现了严重的黄疸,医生怀疑是新生儿溶血症。哈市血液中心对孩子的血样进行了化验,结果显示,孩子正是RH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

  医生告诉记者,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抽搐,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而且远期还可能遗留脑瘫后遗症等。

  那么,该怎么救治这个孩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血。经验血确认,这个孩子是AB型RH阴性血。RH阴性血在亚洲人种中的比例是千分之三,本就十分稀少了,而AB型RH阴性血则更少,不到千分之一,被称为“熊猫血”中的“熊猫血”。

  孩子是因为父母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症,让父母献血救治是不可能的了。而当时,哈市血液中心的4℃保鲜血液,也因为进一步配型不成功无法给孩子使用,复苏的冰冻血又不适合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所以最后一线希望落在了互助会的献血者身上。

  哈市血液中心负责稀有血型招募的工作人员,赶紧打电话联系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三名AB型RH阴性血献血者迅速赶到了哈市血液中心。经过血型个体差异的进一步检验,最后,当时55岁的刘丽娜配型成功。很快,400毫升新鲜血液被送往医院,输进了溶血新生儿体内……

  哈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他看了一下表,从接到求助电话,到配型,再到送出救命血,整个过程只有三个小时。

   10人献血挽救车祸受伤者生命

  或许,哈市血液中心里常年和哈尔滨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打交道的负责稀有血型招募的工作人员,才算得上是知道用血者信息最多的人。因为按照用血规定,一旦需要招募献血者备血,哈市血液中心的供血部门就会下达一份“用血预约单”,上面会简单记录用血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病因。相关工作人员就是根据这份预约单,招募相关稀有血型献血者来献血的。

  “一个宫外孕患者手术急需用血”、“一个外伤手术患者急需用血”、“一个白血病患儿急需用血”……虽然常年跟这样的信息打交道,但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越是日常工作,其背后的故事越难记住。所以,记者的采访,是寻着“蛛丝马迹”来完成的。

  哈尔滨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特事特办、全力施救”的锦旗,那是大庆患者郭斌(化名)及家属,在2008年12月5日赠送的。

  2008年10月,郭斌驾驶小型轿车从大庆前往哈尔滨,途中发生车祸,被撞成重伤。随后,他被送往哈市救治。在哈市一家大型医院,医生给郭斌进行术前检查时发现,他是B型RH阴性血。因郭斌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还有脏器损伤,需要多次手术,用血量极大,所以医院紧急通知哈尔滨市血液中心,帮助备血。

  “记得那天我坐在电话机旁打了一天的电话,从互助会里招募来了30多名稀有血型献血者。最后一个献血者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了。验血、配型,经过严格筛选,最后我们终于给郭斌备够了手术用血。”当天负责招募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血液中心先启动库存的4℃新鲜血液,然后又复苏冰冻血供应,最后是配型成功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献的血。全血、血浆、血小板,全都用上了,最终确保了郭斌顺利手术,而郭斌那三天一共用血13000毫升,是他身体血液的两倍多。

   一个俄罗斯姑娘的跨国“血缘”

  哈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的献血者们制作了一本宣传手册,每当有新的稀有血型者被发现,他们就会送给对方一本宣传手册,动员对方加入互助会,“帮助今天的别人、明天的自己” 。在宣传册里,记者留意到一个特殊的献血者——俄罗斯姑娘卡佳,她是互助会里唯一一个外国友人。

  29岁的卡佳,6年前从俄罗斯来到哈尔滨,嫁给了一个中国小伙儿,并开始了在哈尔滨的“中国式生活”。2010年的一天,卡佳散步时发现离家不远处就是哈市血液中心,知道那里可以献血,便去了。一周后,卡佳去取献血证时,得知自己是O型RH阴性血

  。

  “其实,在俄罗斯的时候我也献过一次血,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在俄罗斯每100个人里,就有15个人是RH阴性血,所以,也算不上什么‘稀有’。但是因为献血是做好事嘛,所以我就献了。到了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1000个人里才有3个RH阴性血的人。”卡佳说,真正感受到“稀有”带来的“不便”是在她生孩子的时候,因为自己是RH阴性血,所以医院怕她发生意外,告诉她需要备血,以防万一。怎么备血呢?卡佳说,当时她有些为难,后来想到自己在哈尔滨献血后加入了稀有血型献血者互助会,便向互助会求助。

  经互助会、医院与哈市血液中心三方沟通,血液中心给出了“没问题,能保证分娩时备血”的答复。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话给卡佳吃了“定心丸”,她说,虽然后来自己自然分娩,没用上备血,但当时心里特有底,多亏了互助会这个“后盾”。

  卡佳还向记者讲述了很多俄罗斯与中国在献血方面的不同之处。比如,俄罗斯人身材高大,献血量要比中国人多;俄罗斯的献血政策是献血之后可以放假一天,中国是自己及家人可以享受相应的免费用血政策,她觉得后者更实惠。

  [1]  [2]  下一页 编辑:孙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