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小四化” 争当“排头兵”

15.02.2017  15:35

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

  黑龙江日报记者黄春英 来玉良

  “黑龙江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大粮仓’,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局面,对稳住全国‘三农’形势的大局,至关重要。因此,我将宣讲和调研的首站选在了黑龙江。”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文件起草组成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就带队来到黑龙江宣讲文件精神。14日,记者对唐仁健进行了专访。

  唐仁健结合黑龙江实际,对我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给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他重点指出,我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突出“小四化”:优质化、专用化、特色化和“三元化”。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食品优质安全是头等大事。唐仁健认为,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更需要把优质安全挺在前边。农业必须顺应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变化,把追求优质安全贯穿于品种选育、种养规程、加工营销的全过程,贯穿于涉农服务的全领域,形成全社会推动质量兴农的强大合力。我们在工业领域倡导“工匠精神”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我们也要以“工匠精神”来提升中国农业的品质,让国人以吃中国农产品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如何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呢?唐仁健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解决好两个“三品一标”问题。一是大的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战略;二是小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他认为,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要使品牌农产品有一个可追溯、稳定可靠的经营主体,让这个主体为农产品的品质信用担保,让品牌农产品能卖上好价钱,形成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激励机制。品牌建设,一靠创建,二靠吆喝,三靠维护,要特别注重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避免公用品牌的滥用和自相残杀。“报道称,五常大米生产要经过13道关口严格把关检验,五常大米已经成为高端大米的代名词,品牌总价值近640亿元。这是黑龙江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案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实强调的是农产品的专用化。唐仁健提出,农业应该改变过去无论做什么,都用一个农产品品种的粗放发展局面。把农产品专用化的文章往深里做、往细里做。

  黑龙江是玉米生产大省,玉米的专用化就很有潜力。除了我们常说的饲用玉米、鲜食玉米外,开发高油、高蛋白玉米也是个方向。有的玉米品种出油率能达到8%,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也就16%~18%;有的玉米酒糟(DDGS,燃料乙醇副产品)的蛋白含量27%左右,能达到豆粕蛋白含量的一半。这些品种开发好了,就有可能替代一部分进口大豆,玉米的市场空间就增大了,农民增收的动力也就随之增强了。

  特色化,就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唐仁健将特色农产品归纳为四类: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他建议黑龙江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把这四类特色农业做精做强,既要注重用现代理念、技术和经营方式开发土特产品,又要坚守诚信价值、品质精髓、乡土“基因”,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大品牌。还要注意“两个适度”,即适度规模,适度竞争。

  “三元化”就是发展三元种植结构,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唐仁健说,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把原来生产籽粒玉米的改成种苜蓿、青储玉米等饲草料,把种植养殖整合起来发展循环生态经济,按种植面积来发展配套的养殖场,以养带种。这样不仅饲料有了着落,还能解决多年让我们头疼的秸秆转化、禽畜粪便处理等老大难问题。既节本增效,又提升农业生态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唐仁健特别强调,黑龙江要下大功夫做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拥有话语权。作为绿色食品生产大省,黑龙江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的全过程质量标准体系,在优质、安全、绿色等方面提标升档。有些能与发达国家高标准看齐的,加快实现内外标准统一,用标准规制引领农产品优质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门槛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门槛。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