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伟任山西吕梁代市长 此前市长空缺5个月

14.12.2015  23:11

  王立伟

  12日下午,山西省吕梁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议第五十四次会议表决,52岁的王立伟任吕梁市代市长。至此,空缺5个月的吕梁市长,终于“尘埃落定”。

  面对吕梁市官场、经济均出现“塌方式”问题时,此时上任的王立伟更像是“临危受命”。

   黑金”城市背后的政商生态乱象

  2003年前后,随着国家经济提速,煤焦价格一路狂飙。吕梁市依靠煤炭迅速发展,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一度位列山西省首位。可喜之余,资源型经济背后往往是商人与权力的高度捆绑。

  此前有媒体评论说,吕梁市的煤炭产业基本由政府推动,加上市场公开、公平机制不健全,为官员权力寻租、官煤勾结和利益输送埋下伏笔。

  十八大以来,山西被立案审查的7名省级领导干部中3名曾在吕梁工作,其中2人任市委书记。2014年6月至8月,山西省委副省长杜善学、秘书长聂春玉、统战部部长白云先后落马。

  在省级以下,吕梁官场有更大范围的震动。原市长丁雪峰、原副市长张中生、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明珠等3名市级干部被立案审查;邢利斌、袁玉珠等10多名企业主被调查。

  遭遇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山西省干部一度空缺300多人。

  吕梁市的干部群众对聂春玉、张中生等人与部分民营企业老板“非同一般的关系”如数家珍——聂春玉、杜善学与联盛集团董事局主席刑利斌、大土河集团董事长贾廷亮,张中生与刑利斌、中阳钢厂董事长袁玉珠关系密切。

  多名官员与富豪被查背后,似乎很好地映照出了煤矿“黑金”与权力捆绑后的政商生态乱象。

   政经双塌方,市长三年换3人

  2014年,吕梁市的经济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反转”:2014年吕梁GDP增速下滑到了-2%,财政收入-20.3亿元。GDP从接近两位数的增速到负增长,从省内正数第一到倒数第一。

  吕梁市国家税务局今年11月发布公告显示,30余家煤企欠税数亿,其中更包含了国企。

  一直依赖煤炭发展的吕梁市,正受困于煤炭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不能自拔。

  吕梁市的发展因煤炭支柱断裂遭遇经济塌陷的同时,这片土地更因资源经济与权力腐败的勾结,形成了更可怕的“塌方式腐败”。

  今年1月5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对外发布吕梁市纪委2014年反腐成绩单,称2014年以来,吕梁市共处分433名官员,其中县处级干部21人,乡科级干部412人。

  原本以为2014年这份成绩单已经是对吕梁市腐败的彻底清算,但今年吕梁当地纪委最新反腐动作却抛出了一颗更重磅的炸弹:通报称,2015年上半年,吕梁市纪检监察机关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101人,同比增长15.7%;重处分317人,同比增长2.6倍;移送司法机关53人,同比增长7.8倍。

  吕梁市官场的大地震,让其市长人选的确定一波三折。自从2014年2月丁雪峰被免之后,由原长治市副市长董岩接任。

  一年五个月之后的2015年7月,董岩调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吕梁市市长一职空闲了5月之久,直到12月12日王立伟正式到任。

  走马灯似的节奏,吕梁市市长三年换了3人。

  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跃钢在前一日提名会议上指出,提名王立伟为吕梁市市长,是省委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精神,结合吕梁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王立伟同志政治素质好,经历多岗位锻炼,基层领导经验丰富,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清晰,有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强,法制意识强,为人谦和,处事稳重,作风民主,要求自己比较严格。省委认为,王立伟同志担任吕梁市委副书记、提名为市长候选人,是合适的。

  履新前,王立伟是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正厅长级)、党组书记。曾有过基层县长、县委书记的工作经历。

  在任命大会上,王立伟表示,要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努力塑造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如何刮骨疗伤,让这座陷入低迷的城市走出困境,提振信心,摆脱“黑金”带来的影响,将成为王立伟面对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