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结束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

17.12.2014  13:07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2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历时两年多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结束。此次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比较高,摸清了我国第二三产业家底,真实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这次普查的调查单位净漏报率为0.8‰,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3‰。

  三产从业人员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1.66倍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

  对“三经普”取得的主要数据,马建堂认为它们深刻地展示了“二经普”后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效益不断提高。

  首先是总量不断扩大。法人单位是经济活动的细胞,法人单位5年增长了52.9%,从业人员增长了30.4%,企业的资产增长了1.25倍。按照国际惯例,普查后需要对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国家统计局将在12月19日发布对2013年GDP进行调整的数据。马建堂透露,“三经普”以后对GDP的修订幅度大约是3%多一点,这个修正幅度不仅大大低于第一次经济普查对2004年GDP的修订幅度,也小于第二次经济普查以后对2008年GDP数据的修订幅度。修订幅度越来越小,表明了常规的统计调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来越准确,特别是服务业的统计越来越健全。“第一次经济普查以后对GDP修订幅度比较大,主要是当时服务业统计比较薄弱,最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对服务业的调查统计,所以普查以后对GDP修订的幅度越来越小。”

  其次是结构持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末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占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在优化,比如工业内部的结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态势比较明显。201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法人单位的比重是7.8%,比“二经普”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2.7万户投入的研发经费2034亿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结构优化还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优化上。5年来混合经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比如,2013年末私营企业户数比2008年增加了55.8%,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四类混合所有制企业数也在增加。国有经济的户数尽管在减少,但是它的活力和控制力也都在提高。

  最后,第三次经济普查还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稳步提高。比如,“三经普”的数据显示,2013年企业法人单位人均营业收入78.1万元,比2008年增长64.2%。2013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1.08倍。高技术制造业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723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6倍。

  马建堂说,总之,“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是“三经普”所刻画的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简要图景。

  净漏报率和差错率低,数据真实可靠

  马建堂表示,这次经济普查的质量总体上是高的,理由是调查单位的净漏报率和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都比较低。他还介绍,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这次普查采取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措施。

  首先,借鉴历次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的经验,普查工作者在反复论证、多项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三经普”方案和13项技术规范,通过方案的科学性来保证调查的真实。比如,在设计阶段,实现了部分普查指标相互验证的功能。在入户之前的摸底阶段,对统计名录库中的单位和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的单位认真地进行比对。在数据采集阶段,由于个体户很多是没账的,普查人员既进行面上的普查,又抽取2%的企业对经营情况、成本支出情况、营业情况进行详查。再比如审核阶段,数据采集上来以后,审核发现数据有不规范填报、漏报的,都要返回调查对象修改数据,并且重新盖章签名。

  其次,这次经济普查在狠抓数据质量方面有两个重要创新。一是首次采用PDA进行现场登记,以及对普查对象空间定位、拍摄证照、采集数据,普查员使用PDA采集数据后按“发送”键就把采集数据直接传到国家统计局。二是近10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首次利用互联网填报普查表并直接报送国家数据中心,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扰。这些创新对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信、原汁原味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次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阶段,在社会监督、公开透明上采取了一些新办法。怎么验证入户登记调查阶段数据的质量?既靠平常全过程质量控制,也要靠事后质量抽查。普查登记完毕后,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在全国随机抽取了105个县(市、区)、306个普查区(小区)、将近1.3万个调查对象,进行核查和回访。为了保证事后抽查的质量,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邀请了30多名媒体记者,并通过互联网公开招聘了31名社会督察员,全程参与事后质量抽查。每个抽查组配一个媒体记者和一个社会督察员,其责任是监督抽查者是不是公开公正、是不是按照规范规则在进行抽查工作。二是严守被抽中对象、被抽中小区的资料,防止被抽查的对象提前知道消息。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马建堂现场演示了国家统计局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后,相关信息被封入不同的信封里,抽查组在指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在媒体和社会义务督查员的见证下,才能分别打开大、中、小信封。他表示,用这些严格的规范制度约束每个人的抽查行为,以保证抽查本身的公开、公正、严格、规范。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