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 国家统计局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全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其中,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170010.7万亩),比上年增加617.9千公顷(926.9万亩),增长0.5%。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公顷5482.9公斤(365.5公斤/亩),每公顷比上年增产97.8公斤(6.5公斤/亩),提高1.8%。
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二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由于种植棉花、油菜籽等费工费时,比较效益较低,一些地区调减棉花和夏收油菜籽种植面积,扩大了冬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如江淮部分地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幅接近30%。因播种面积扩大而增产粮食约67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3.1%。
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气象条件良好,灾害较轻。去冬今春以来,粮食主产省大于10℃积温、降雨量、累计日照时数普遍高于上年。虽然南方部分地区阶段性强降水、北方部分地区一段时间出现干旱等造成局部灾害,但全国农业气象灾害总体较轻。二是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993.2千公顷(1489.8万亩),增长2.7%,拉动全国粮食单产提高1.3个百分点。三是农业科技支撑有力。2015年,各地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良种繁育和测土配方推广应用,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四是农业生产措施得力。特别是在部分地区发生灾情后,多部门联动合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约221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6.9%。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 侯锐)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170010.7万亩),比2014年增加617.9千公顷(926.9万亩),增长0.5%。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5648.9千公顷(143473.4万亩),比2014年增加1045.4千公顷(1568.1万亩),增长1.1%。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482.9公斤/公顷(365.5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97.8公斤/公顷(6.5公斤/亩),提高1.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982.9公斤/公顷(398.9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90.8公斤/公顷(6.1公斤/亩),增长1.5%。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 亿斤),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其中谷物产量57225.3万吨(11445.1 亿斤),比2014年增加1484.6万吨(296.9亿斤),增长2.7%。
国家统计局
2015年12月8日
表1 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情况
| 播种面积 (千公顷) | 单位面积产量 (公斤/公顷) | 总产量 (万吨) |
全年粮食 | 113340.5 | 5482.9 | 62143.5 |
|
|
|
|
一、分季节 |
|
|
|
1、夏粮 | 27692.3 | 5096.0 | 14112.0 |
2、早稻 | 5715.4 | 5894.8 | 3369.1 |
3、秋粮 | 79932.8 | 5587.5 | 44662.4 |
|
|
|
|
二、分品种 |
|
|
|
1、谷物 | 95648.9 | 5982.9 | 57225.3 |
其中:玉米 | 38116.6 | 5891.9 | 22458.0 |
稻谷 | 30213.2 | 6892.5 | 20824.5 |
小麦 | 24141.3 | 5392.7 | 13018.7 |
2、豆类 | 8851.6 | 1794.0 | 1588.0 |
3、薯类 | 8840.0 | 3767.1 | 3330.1 |
注:由于小数位计算机自动进位原因,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表2 2015年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产量
地区 | 播种面积 (千公顷) | 单位面积产量 (公斤/公顷) | 总产量 (万吨) |
全国总计 | 113340.5 | 5482.9 | 62143.5 |
北 京 | 104.5 | 5996.6 | 62.6 |
天 津 | 350.0 | 5192.2 | 181.7 |
河 北 | 6392.5 | 5262.1 | 3363.8 |
山 西 | 3287.2 | 3831.8 | 1259.6 |
内 蒙 古 | 5726.7 | 4936.6 | 2827.0 |
辽 宁 | 3297.4 | 6073.1 | 2002.5 |
吉 林 | 5078.0 | 7182.1 | 3647.0 |
黑 龙 江 | 11765.2 | 5375.1 | 6324.0 |
上 海 | 161.9 | 6921.2 | 112.1 |
江 苏 | 5424.6 | 6565.1 | 3561.3 |
浙 江 | 1277.8 | 5886.4 | 752.2 |
安 徽 | 6632.9 | 5334.2 | 3538.1 |
福 建 | 1193.2 | 5540.5 | 661.1 |
江 西 | 3705.6 | 5798.6 | 2148.7 |
山 东 | 7492.1 | 6290.2 | 4712.7 |
河 南 | 10267.2 | 5909.2 | 6067.1 |
湖 北 | 4466.0 | 6053.0 | 2703.3 |
湖 南 | 4944.7 | 6073.1 | 3002.9 |
广 东 | 2505.8 | 5419.9 | 1358.1 |
广 西 | 3059.3 | 4983.9 | 1524.8 |
海 南 | 375.6 | 4898.4 | 184.0 |
重 庆 | 2234.0 | 5169.7 | 1154.9 |
四 川 | 6453.9 | 5334.4 | 3442.8 |
贵 州 | 3114.9 | 3788.1 | 1180.0 |
云 南 | 4487.3 | 4181.5 | 1876.4 |
西 藏 | 176.6 | 5680.3 | 100.3 |
陕 西 | 3073.5 | 3991.5 | 1226.8 |
甘 肃 | 2849.6 | 4109.8 | 1171.1 |
青 海 | 277.1 | 3707.5 | 102.7 |
宁 夏 | 770.4 | 4835.7 | 372.6 |
新 疆 | 2395.0 | 6351.8 | 1521.3 |
注:由于小数位计算机自动进位原因,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关于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
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一)调查方法
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各省(区、市)统计局负责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工作。
抽样调查对象是农业生产经营户,调查的主要粮食品种有稻谷、小麦和玉米等。通过以省为总体抽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小组、农户和地块开展调查,播种面积调查是在调查时点上对样本区内所有农作物进行清查;单位面积产量调查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进而推算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实际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个结果相乘得到产量。农业生产经营户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5%以上。
(二)调查样本
目前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在848个国家调查县中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抽取8890个村民小组、48万农户,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抽取8890个村民小组、6万多地块,由国家统计局各基层调查队调查人员和辅助调查员实施。
(三)实割实测方法
主要粮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调查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取得。按照《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在粮食作物收获前,各调查村中的基层调查员在播种面积调查样本的基础上对相应粮食品种种植地块逐块进行踏田估产、排队,抽选一定数量样本地块;待收获时各县级调查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在抽中样本地块上进行放样,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测水杂、称重、核定割拉打损失等环节,计算出地块单产。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根据抽中样本地块单产推算全省(区、市)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注:
[1] 谷物主要包括玉米、稻谷、小麦、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