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食药监系统创新行政模式 "减权增责"为企业减负
记者:朱彤
日前,为畅通业务指导渠道,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专人设立专线,开通覆盖全省的专用业务QQ群,全局业务人员增加了随时为需要者答疑解惑的服务项目。而就在去年6月,该局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简政放权,一次性就下放除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外的所有28类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权限。这一增一减,让以往处于被监管部门“审查”地位的企业,一下子成为了监管部门全方位对其服务的“上帝”。落户绥化的一家酒类企业,由于食药监工作人员的先期现场服务,让企业比预期早开工一个多月,为企业增加利润200多万元。该企业的负责人说:“是监管部门的服务新理念,让我们这些外来投资企业发展的路径变得畅通、宽敞。”
据该局局长王国才介绍:省食药监系统在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的同时,经过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确立了通过“减权力、增服务”优化所监管行业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管新思路,并制定了“放得下、接得住、批得快、管得好”的原则,力争通过行政部门“减权增责”,实现“提高审批效能、确保行业安全、促进企业发展”的行政新目标。
“这次下放行政审批,不啻是对食药监行业的一次大考,考的是我们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能不能顺应时代改革要求,科学行政、创新行政,让有效的监管成为地方经济的助推器。”局长王国才对此深有感触。
一是实事求是“放得下”。在许可审批权限下放前,该局深入调研,对拟下放的审批事项安全风险反复掂量,对市级的监管能力反复考量,与有关部门反复商量,并以省食安办名义致信各市(地)食安办,征得政府意见确定承接部门,有效解决了许可下放的合法性问题。
二是想方设法“接得住”。为确保下放的审批权限工作基层能够真正“接得住”,该局采取“课堂讲、电话网络教、现场面对面指导”等办法,在许可审批权限下放前对承接许可工作的主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现场核查的国家注册审查员等各环节共计303人,进行了历时4天,共计32个学时的集中专题培训。
三是利企便民“批得快”。按照省政府压缩审批时限要求,为了提高效能,压缩审批时限,该局对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所有新开办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进行50%以上的压缩,最多的像食品生产许可缩减了30个工作日。并要求在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等技术支撑部门挖掘提速潜力,在保证检验、审评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压缩了工作时限。
四是严格履职“管得好”。该局遵循“简政旨在优政、放权并非放任”的理念,加强事中督查和事后监管,防止“一放就乱、放而不管”。制定了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要求各地做到“阳光许可七统一,廉洁许可九严格”,严格规范许可审批条件、流程和时限。强化事中督查,依法纠正违法违规许可行为,对各地许可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弄权勒卡、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严格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为实现“放得下、接得住、批得快、管得好”的目标,该局的业务人员也增加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服务项目。为保证基层承接人员“会受理、能核查、快审批”,解决许可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该局指定专人设立专线,开通专用业务QQ群,随时答疑解惑,并且派出由处长、副处长带队,资深专家组成的4个调研指导组,分赴市、县承接部门,针对承接部门的所需、所想、所盼,面对面指导、点对点帮助,到企业手把手现场教学。同时,对承接过渡期间申请许可的企业,热情服务,及时办理,不让企业“跑空趟”,确保承接工作组织领导到位、机构人员到位、技术支撑到位、许可运行到位和服务企业到位。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该局对有需求企业采取提前介入、无偿上门指导,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一系列的措施,让系统内企业由原来的时刻“被监管”变成了现在的全程“被服务”,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一家招商引资落户依安的食品企业,由于前期投资非常大,公司非常急于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展生产经营。今年2月来到当地食药监大厅办理许可手续,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短短的8天时间,食药监管理部门就完成了现场审核和办结发证工作。该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看到监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水平,我对企业今后发展充满信心。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