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将建设100门文化素质教育优秀课程强化通识教育
哈工大报讯(张妍/文)日前,61门课程通过专家评审,获得2016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立项。为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建设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课程,学校将提供经费支持,使优秀课程逐渐凝炼建成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强化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优秀课程建设是学校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目前正在修订的2016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构建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个性发展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教育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强化通识教育,并规定理工科专业含公共基础与数理基础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少于65学分、人文经管专业不少于43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达到10学分。
以本轮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以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为依托,本科生院将调动全校理、工、文、管各学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按人文、社会、科学、工程4个大类,哲学与伦理、历史与文化、人生与发展、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环境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方法与实践、创新方法与实践10个模块,在3年内分阶段立项建设150至200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力争建成100门文化素质教育优秀课程,并进一步精选出30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
记者旁听了7月27日首批申请立项课程的答辩,共有106门课程参加了现场答辩。记者发现,在这106门课程中,既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奉臻教授主讲的“世界文明史概论”、人文学院陈喜辉副教授主讲的“希腊神话欣赏”等多年来在学生中口碑很高的课程,还有在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十分受欢迎的吴松全主讲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裴秋宇副教授主讲的“沟通心理学”等慕课课程,也不乏“仁爱•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简介”“沟通素养与技能”“国学经典中的智慧”“现代抒情诗欣赏与写作”“西方科学史”“世界油画名作鉴赏与创作实践”等不同学科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开课程。
在答辩现场,记者了解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黄玉东,航天学院博士生导师沈毅,电信学院博士生导师吴群,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姜明辉等一批知名教授也将亲自走上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讲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生活中的高分子”“广泛存在的系统与控制”“身边的无线电科学”“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商务”等通识类课程。听完黄玉东教授从衣食住行不同视角对高分子材料的解读以及高分子3D打印、防弹衣、鲨鱼皮泳衣等有趣的词汇,身为文科生的记者也不禁想亲身到课堂上去感受一下“生活中的高分子”的奥妙。作为我校依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大科学工程平台引进的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物理系王晓钢教授将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授“公共物理学”,揭开公众心目中物理学神秘的面纱。
记者旁听了大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教学新秀,无论来自理工科,还是人文经管专业,主讲教师都把课程的建设目标落在了“通识教育”和“素质培养”上,而非传授知识内容本身,并将通过精炼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宽广学科视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