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眼”紧盯企业排污 冰城开启“智慧环保”时代

22.05.2015  11:49

工作人员对排污企业进行在线监控。记者邢汉夫摄

  

  通过安装的自动监控设施,将监控数据和环境信息通过光纤传向环境自动监控平台,在大屏幕上,鼠标一点,就可以随时查看每个监管单位的数据。一旦发现污染超标,可立即进行查处。近日,哈尔滨市环境自动监控平台正式运行,此举也标志着哈尔滨环境保护进入“智慧环保”时代。

  “智慧环保”为防污装上千里眼

  19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环保局应急指挥中心,在近期已启用的哈市环境自动监控平台看到,哈市排污企业的排放情况在此都有监控。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进行了全方位演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其设定好的预置点的实时图像都能马上被高清摄像头直接呈现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企业是否存在排污行为,烟囱到底冒没冒黑烟都能直观地被指挥中心的监控人员看到。“这个系统可实时监控哈市主城区1338个燃煤锅炉和哈市九个区2700多个锅炉排污情况,监测点位显示绿色表示运行正常,如果变成黑色表示锅炉排放超标,监测系统可通过监控把此锅炉烟囱现场情况立刻呈现在屏幕上。”工作人员说。此外,放射源安全管理系统可监控有辐射源的监控点位的实时情况,如有超标情况,系统自动报警。“有了这只‘电子眼’,企业排污情况尽收眼底。一旦发现超标情况,可以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哈尔滨市环保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冯宝春告诉记者,安装了环保“电子眼”设备后,企业都自觉地加强监管,偷排、超标的情况基本杜绝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哈市大力建设生态环境综合管控系统,打造“智慧环保”。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计算机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截至目前,监控中心共发现11家企业出现超标数据,下达环境监察意见整改通知书9份。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反应、查处,有效打击了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动静结合形成执法链条

  “智慧环保最大的亮点是把移动执法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等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完整的执法链条。”冯宝春告诉记者,“以前也有自动监测系统,但是没有与执法和处罚联系在一起,就是单纯停留在‘看’的阶段,没有形成闭合的回路。现在,由于执法系统和在线监控系统连接,所以企业出现一次超标,平台就自动将信息推送到属地环保执法人员的终端,触发一次环境执法,提高了执法效率。”

  虽然“智慧环保”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形成威慑作用。但是冯宝春也坦言,目前哈市“智慧环保”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线监控系统并不能实现全覆盖。“因为很多企业在偏远的乡镇和农村,这些企业往往没有安装自动监控仪器。为扫除环境监管盲区,今年哈市将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监管体系,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做到边界清、任务清、责任清。在环境执法层面上,发挥环境监测、监察、监控职能作用,重点解决燃煤污染、扬尘及面源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冯宝春说。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服务性,提升公众参与度,今年,哈市环保部门开通了微信举报平台,各区县(市)各环保分局的环保投诉受理部门利用微信上传即时文字以及图像的功能,可以快速掌握违法排污企业的具体位置、具体排污时间及排放污染物种类,并利用该平台进行转办、查处和上报。举报人也可利用微信平台跟踪了解掌握投诉事项处理整改全过程,扩大了百姓监督执法范围。

  部门合作提升监管覆盖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智慧环保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环保部门一己之力很难达到“智慧”,只有将各部门和各系统联动起来,才能作出“智慧”的决策。

  对此,哈尔滨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李滨堂告诉记者,下一步,哈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设,将整合水利部门的水文信息,提升监管覆盖面。同时,哈市环保部门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衔接合作,建立常规气象监测和环境空气监测预报合作机制,逐步形成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能力。此外,哈市还将启动环境空气质量“超级站”建设监测大气污染。适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作用,将部门联防、区域联动落实到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哈市将实施严格环境管理,建立城市环境综合管控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用严厉的处罚倒逼企业加快治污减排进程,开展以能源、污染源等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大排查,采取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强有力执法手段,依法问责和移送企业责任人,实行绿、蓝、黄、红四色四级差别化监管,并与社会诚信体系有效对接。探索推动企业废气、废水、土壤污染第三方治理,坚持推进向社会购买污染源申报、验收监测和环境管理大数据推送服务,保证腾出更多力量投入日常环境管理。同时,加快实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控体系,推动项目生成、专家评审、政府评估、招标采购等工作,争取开始发挥综合管理作用。(记者邢汉夫)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