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红迷”5年手抄近四百米《红楼梦》长卷
杨景方老先生为记者展示手抄本《红楼梦》
77岁的杨景方老先生装裱好的书法长卷宽0.9米,总长392米的长卷被分装成3个卷轴,每个卷轴的厚度都如同几张厚地毯同时卷起一样。
杨景方先生翻看自己手抄线装红楼梦
杨景生先生翻开自己的手抄线状红楼梦向记者打趣说,最难的不仅是打字。每页页脚的格子都是自己写上去的,如同装订一般,倘若从页脚处扎一根针下去,页脚的点都在一条竖直的线上。
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22日电(富丽娟实习生陈立庚)这是一幅装裱好的手抄本《红楼梦》,全书120回被分为3个卷轴,其中最长的一卷为170米,长卷宽0.9米,总长度392米。卷轴徐徐打开,一列列一平方厘米大小的“蝇头小楷”映入眼帘,字迹工整秀美,足见功力。
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78岁的老人杨景方,用5年多的时间手抄百万余字的《红楼梦》。问及缘由,只因老人“痴迷”于阅读,痴迷于“红学”—“一字字书写下来,就等于精读一遍,所谓‘常读常新’,经典名著的魅力就在于此。”
装裱卷轴之上,都是同等大小的“等量”作品:每一幅都是宽2尺、长4尺的规格。杨景方告诉记者:“很难一气呵成,有时出现差错,一幅重新写4、5遍是常有的事情。”
说起书写过程,杨景方坦言“很难、很苦,光毛笔就用坏400多支了。”他举例说明,比如在夏天书写,满头大汗的时候眼镜不时滑落,手上的汗水会浸湿宣纸。但是终究是兴趣所在,老先生乐在其中。
杨景方老人不足十平米的小书房内,一处书柜占去了大半空间。杨景方每天用8、9个小时的时间阅读:“我的作息时间很规律,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7点钟睡觉。除去饮食起居,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度过。”
杨景方对“开卷有益”深有体会:“读书可以认识社会、认识自己。阅读可以比较出自己的成长与不足。我如今快80岁了,回首自己60岁的时候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常常觉得很不成熟、很幼稚。”
“活一辈子,读一辈子”,这是杨景方的读书经。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杨景芳,只读过两年的“私塾”,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大量的阅读,拿到了大学本科的学历。
老人在自己的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幅自作“打油诗”,这也是他自己总结的“人生格言”:半土半洋半华章,半部论语走四方。半睁冷目观世界,半开阔口谈短长。杨景方解释道,“观世界”还是要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多一些正面的视角,才能更多地感受到阳光。
采访即将结束时,杨景方想通过人民网寄语现代的年轻人—要“惜取少年时”,不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要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阅读。阅读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阅读让有限的人生得以舒展,在无形中拉长了生命。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