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带妇女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刊(4)五常市兴隆乡红蓝旗村妇代会,扎根寒地黑土,带领姐妹共创绿色产业

08.06.2015  01:08

          红蓝旗村原是种植玉米、大豆的贫困村,在2009年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几年来,在各级妇联资金、信息、培训、小额贷款等方面扶持下,合作社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社员已发展到305名,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品种达26个,年产3000吨,辐射3个乡镇、7个村,带动868户姐妹共同发展,吸纳500余名姐妹季节性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

          探索合作创业道路,带领姐妹发家致富

          一是帮助解决资金困难。2010年,哈尔滨市妇联投入130万元,扶持红蓝旗村建设了4栋温室、20栋大棚,占地80亩的巾帼蔬菜种植示范园,解决了春季育苗和跨季生产的难题。蔬菜是个好产业,合作社做龙头,技术成熟,有销路,村民都愿意干,可就是缺本钱。在村妇代会的争取下,市妇联为全村29名妇女办理了首批小额贷款,4年来,80多名姐妹共获得200余万的小额贷款扶持。二是提升妇女科技素质。妇女种菜得到了实惠,挣着钱了,精神头全来了,村妇代会趁热打铁,承接了市妇联涉农免费学历教育基地,159名妇女姐妹经过两年的学习获得了中专学历,每个人还得到国家3000元的补贴。三是组织妇女发展产业合作。有了知识和技术,姐妹们的胆子也大起来了,有的跟着合作社种起了菜,还有的开始自己创业,20多个姐妹建起了4个合作社。村妇代会组织新建合作社的姐妹先后3次参加市妇联联合市农科院举办的妇女科技骨干和女经纪人培训班,合作社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4个新合作社吸纳社员200余名。

          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蔬菜支柱产业

          近年来,五常市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红蓝旗村妇代会也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一是走出去拓展销售新渠道。通过多年的努力,蔬菜种植合作社在北京、大连、青岛发展了长期合作伙伴。2014年,合作社新上生产线,对蔬菜进行包装和清洗,与北京世纪联华等多家超市签订了供货合同。二是通过联合提升发展规模。毛葱、南瓜、塔椒等蔬菜品种,产量高、耐储存、价格高。合作社联合五常周边、阿城、香坊等4个区的7家合作社,承接了上万亩的订单,客户的车队一来就能装满。生产规模大了,县里把黄旗村的1000亩露地蔬菜标准园拨给红蓝旗村建示范基地。市妇联还协调市农科院在红蓝旗村建立合作示范基地,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三是夏菜冬季销售提高经济效益。为解决夏季蔬菜大批量、价格低、销售难、储存难等问题,合作社先后引进酸菜加工设备、干菜加工设备,2014年还投资360多万元建设8500平方米的恒温库,实现了四季提供新鲜的蔬菜、干菜、酸菜、速冻菜。

          借力党的好政策,谋求更大发展契机

          红蓝旗村蔬菜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多次得到国家和省妇联项目资金支持,省妇联几位主席多次来基地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哈尔滨市妇联和市农委还协调50万元资金帮村里修路,协调水利局打了20眼井解决灌溉难题。现在的红蓝旗村与以前大不相同,合作社也从一片半荒地,变成了集种植、收储、冷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红蓝旗村妇代会积极调整发展模式,抢抓机遇,注册了“巾硕”商标,申请蔬菜的有机认证。近期,省妇联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联盟,哈尔滨市妇联成立了巾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蔬菜种植合作社社长付永华任副会长,还参加了电子商务培训。未来,蔬菜种植合作社准备带头发展电子商务,调整蔬菜品种和种植标准,把红蓝旗村的绿色有机蔬菜卖到国外去,把“龙嫂绿厨”的品牌打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