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观察:BBC纪录片未呈现中英教育差异
我是一名社会政策研究者,2014-2015年间我曾在伦敦访学,女儿也因此有了半年的英国公立小学就学的经历。过去的一段时间,BBC的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引起热议。纪录片所表现的冲突集中在对于“纪律”的要求和理解上——中国的教育强调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国公立学校的孩子对此很不适应。正因如此,对这场冲突的关注点集中到了“严厉的精英教育与宽松的快乐教育”孰优孰劣上。最近几篇相关的微信热帖都是在讲英国公立学校并不能代表发达国家的精英教育,而这些所谓的精英教育也是非常严格,学生的压力也很大,这反而跟中国学校的要求有更大相似性等。
然而在我看来,BBC纪录片和这些讨论都未揭示中英教育的主要差异,反而有些误导。从我作为“英国小学生家长”的半年体验来看,中英的差异更多集中在教学理念上,虽然公立和私立学校在学校管理和要求上有很大区别,但是中英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更大!而且即使英国的公立小学教育也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以下四点是我作为家长所体验到的中英基础教育的四点差异:
标准化、专业化与因材施教的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的小学教育是有教学大纲和固定教材的,考试也被要求“不能超出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范围”。另外,中国的小学老师是分科的,专业化很强,教数学就是教数学,教语文就是教语文,尤其在师资充裕的城市小学,很少出现“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情况。
女儿在英国念书让我吃惊的第一点是,英国的公立小学没有任何教材!让我吃惊的第二点是,尽管一个班有一个班主任、三四个助教,但是所有主课全部是班主任教!!需要说明一下,所谓主课是英语(类似于我们的语文)、阅读、数学、IPC(类似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杂烩),音乐和体育是另外有专门老师教。
也就是说英国的小学并不强调标准化教学,也不认为各门主课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与此相对的,他们更注重“因材施教”。不同于中国,英国的小学生们虽然有固定的教室,但是没有固定的座位,很多时候是以小组的形式上课,老师会根据学生在该门课的水平分组。
通过这个对比可以发现,英国“因材施教”的优势是中国所缺少的;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又采用“全科老师”的方式对于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可以想象,在中国的体系下,小学老师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再加上更标准化的教学系统,中国孩子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由于老师水平高低所造成的教学质量的差别也会降低。
个体/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的差异
在中国的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对着讲台,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下面的学生只可以在老师的要求下跟老师互动(比如举手回答问题),学生之间是不允许有互动的。所以我们采取的是个体/集体式的教学。在BBC的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老师在英国授课采取的也是这种典型的“灌输”方式。
这一点在英国有很大不同。在BBC的纪录片里我们也看到,几个学生去找他们原来的数学老师辅导的时候,他们是几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坐的。这就是英国学校的主要授课方式——小组合作。在课堂上,老师不是永远的主角,他们会留出来很多时间给学生讨论和吸收。跟中国的授课方式相对的,英国这种授课方式更具有“启发”性。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个体/集体授课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知识量而言,肯定比英国有优势;但是英国的优势在于,通过这种“启发”式的讨论,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使他们锻炼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年级的提升,中国的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可能要优于英国学生,但是英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会更强。
在教学结果之外,这两种授课方式还导致了合作精神的差异,我其实觉得这一点是更需要重视的。在中国的课堂上不允许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谈不上合作;而英国的授课方式显然强调小组的讨论和合作。因此从结果来看,会导致中国孩子更缺乏合作精神。
对学生心理关怀的差异
英国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非常关注,这方面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的点滴。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差异:
我女儿在英国上的那个班不到30人,其中就有三个孩子被评估为需要特殊帮助。其中一个女生有比较明显的智力问题,所以学校安排了一个助教全职照顾这个孩子;另外两个孩子我其实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还是有两名助教,各自有一半的工作量关注其中一个孩子。我们可以看到,不足三十个孩子就有三个孩子接受特殊帮助,这并不是因为英国孩子的智商低,而是因为评估标准低,稍微有点问题的孩子就可以得到额外帮助。对比中国,我女儿在中国小学的班里有38人,其中有个孩子有明显情绪问题,但是学校并没有设置任何一个角色应对这样的孩子,全靠强势的班主任把他“管住”。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女儿在中国上学期间有个同班男生喜欢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太懂怎么表达,因此经常会烦到我女儿,于是我女儿就把那个男生给“打”了,小男生的眼角为此受了点轻伤,我因此被请去学校。有意思的是,在英国,我女儿遇到了一个类似的男生,那个男生在跟她连续说了三周的“I like you”(我喜欢你)之后,我接到了副校长的电话。一开始,我心里特别紧张,生怕小丫头又打人,后来副校长连连给我解释,说他们已经注意到那个男生“骚扰”我女儿的事情,已经跟他讲过了,他也跟我女儿道过歉,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其实我当时倒没觉得这是需要干预的事,本身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就是很正常的,况且这个男生也只是在语言上让我女儿有点烦,而并没到我理解的“骚扰“的地步。这种事情我一般是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处理。
从上面两个例子里,我们其实是看到两个极端的情况——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不强调对学生心理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关注的,而英国的关注又似乎有点太过了。英国有媒体批评对于孩子心理的过度保护,会让这些孩子无法承受走出校园的残酷社会;而中国学校出来的孩子,要么心理足够坚强,要么压抑了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缓解,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是很大的潜在风险。
对“尊重”和“规则”的理解差异
在BBC纪录片里有一个冲突:教科学的中国老师认为英国的学生非常不遵守课堂纪律,这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在某一堂课上,这位老师忍无可忍地对学生说:“你们之所以成绩不如中国学生,就是因为你们不遵守纪律……”这句话当时就把一个女生激怒了:“当着我们的面说我们不如中国学生?你太无礼(rude)了吧!太不尊重别人了!”
其实从这个冲突片段中,反映出的是中西方文化对于“尊重”的不同理解。在中国,“尊重”是跟客体联系在一起的,它取决于尊重对象的“权威性”,或者可以称为“权威尊重”——你是老师我尊重你,你是校长我更尊重你,但是你是清洁工、服务员我就不需要尊重你,你是学生我也不需要尊重你。但是英国理解的“尊重”是对主体的基本要求,跟客体无关,或者可以称为“底线尊重”——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而任何人也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这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要求,跟“权威”程度无关。
我女儿在英国上小学期间,他们班排练了一个关于校训的舞台剧,表演给所有家长和同学看。他们的校训是“尊重(respect)”、“爱(love)”、“勇气(courage)”、“信任(trust)”、“希望(hope)”。这就是他们对孩子的“基本价值观”教育,这五个词很实在,而“尊重”被放在第一位。
对于“规则”的理解上,中英也存在差异。我看BBC纪录片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学校在那么强调纪律、服从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却存在如此多的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小到“中国式过马路”,大到各种各样的行业潜规则、产品安全问题等;然而,在英国的生活让我体验到英国是一个非常尊重规则、更“安全”的社会,这跟BBC纪录片给人的印象是截然相反的。因此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学生(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遵守纪律(规则),而是这是什么样的纪律(规则),以及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执行纪律(规则)。在我的观察中,英国小学对于纪律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遵守纪律的孩子有可能会被拎到其它教室罚站。但是我们从更大范围观察和理解会发现,一方面他们的规则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他们对规则的执行是非常严格的,在这种情况下,规则更容易内化为个人意识,对规则的尊重因此成为普遍自然的社会风气。
在前面的三点差异中,我倾向于认为中英各有特色,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但是这一点我认为中国是要向英国学习的,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总结:理解与平衡中英教育
我不否认英国存在公立和私立学校教育差异导致的不平等,但是私立学校占的比例很低,英国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性;我也不否认英国存在“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且存在社会结构固化、社会流动停滞的倾向(就是白领的孩子还是白领,蓝领的孩子还是蓝领),但是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教育不平等(事实上,英国公立教育资源的分配远比中国的公平性高)。
朱永新在看完BBC纪录片后评论道:“世界教育的趋势是中国在向西走,从纪律走向民主、灌输走向讨论;西方在向东走,注重纪律与评价。”我特别认可这个观点,或者说这也是我对于中英小学教育的观察体会——中国教育不需要照搬西方,我们标准化、专业化的教学和授课方式有我们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必要考虑如何兼顾因材施教,如何将被动授课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如何通过专业的学校社工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甚至从更深层次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训?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果将“比较”仅仅局限在证明孰优孰劣,那是没有意义的。比较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别人,也在于了解自己。如果通过中英基础教育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而不妄自菲薄,同时又可以明白有哪些是可以通过学习英国来改善自己的,那围绕纪录片的这些讨论就没有白做!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