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概念水”还须严格执法
自5月24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正式开始实施至今已两个月有余,市面上的概念水消失了吗?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饮用包装水企业有恃无恐,继续打出各种明显违规的宣传口号,市面上各种“概念水”仍在火爆销售。(8月14日《经济参考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正式颁布实施以后,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与期待,大家都觉得今后买水喝的时候,既不用被各种名目的概念水忽悠,也不用再为买哪种水而纠结了。但我们显然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该标准正式实施已经有两个多月,但是市场上的概念水不但没有出现减少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着实让消费者有些看不懂。实际上,为了给企业一定的缓冲期限,国家卫计委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水才需要符合标准中的标签标识,此前生产的水可继续销售至保质期。这本是监管部门为企业设置的“缓冲期”,让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销售现有种类的饮用水,减轻企业负担,避免资源浪费,但没想到监管部门的好意却造成了一个“混乱期”,各种“概念水”仍在火爆销售。
现在让人担忧的是,距离2016年1月1日的最后期限还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照现在这趋势下去,国家的标准很可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各种涉嫌虚假宣传、贩卖虚构概念的包装饮用水,势必将继续横行于市,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要真正终结市场上的“概念水”,只颁布标准还不行,还必须依靠严格的执法才行。
对市场上“概念水”的执法其实并不困难。因为这不是像一些食品地下加工厂、食品黑作坊一样,需要执法部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去执法,这些“概念水”最终要通过商场、超市、商店等等渠道去销售,卖给消费者。那么作为食药监部门等政府执法机构,只要到这些销售场所进行检查监督,发现不符合国家包装标准的饮用水,就予以查处、禁止销售、进行处罚就行了。
这样一来,就会倒逼这些饮用水的生产企业调整自己的生产和市场策略,不再制造和销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包装饮用水。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对生产企业进行执法,督促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于不遵守规定者,则应该依法予以处罚。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部门的执法上,只有严格的执法,才会引导、督促或者是强制生产企业去遵守国家规定,放弃通过忽悠消费者,乱打概念牌来谋取市场暴利的侥幸心理,进而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