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校防艾教育上点“硬早餐”
学校的防艾教育工作必须从早期“撒胡椒面”式的“普及”教育,转向具有明确考核指标的“定向”教育。
■王永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艾滋病日,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较往年有所变化: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的同时,学生感染者的比例在迅速增加,甚至出现14岁的感染者。截至今年10月份,报告学生感染者超过100例的已达10个省份,艾滋病正在向校园入侵,防艾工作正面临严峻考验。
分析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原因,除了老生常谈的学校性教育课程缺失或者不足,不可忽视的一个外力因素是,随着一些网络交友软件的应用,一些具有相同性取向的人群可以更加方便地聚集、认识,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因公认的感染艾滋病几率最高的男男性行为而致的感染者,几乎占到了新发人数的四分之一。
如果说以往在网络社交还没有充分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校园防艾教育还可以停留在学校自觉、自行的阶段,那么在当今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学校的防艾教育必须从自觉、自行阶段转向量化考核、严格执行的阶段,因为在发达、迅猛的网络社交技术面前,我们的校园防艾教育工作实在显得捉襟见肘。现在很多处在青春期懵懂阶段的青年学生,仅靠某聊天软件中的“附近的人”功能就可以“探测”出周边有多少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在线、距离自己有多远,甚至可以直接加入各种带有暗示或者直白信息的群组聊天……
千万不能低估这些具有极强网络社交应用能力的聊天工具,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如果不能通过网络社交的安全教育予以正确引导,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很可能就会因为好奇和无知而铸下终生的悔恨。
因此,在新的防艾形势下,学校的防艾教育工作必须从早期“撒胡椒面”式的“普及”教育,转向具有明确考核指标的“定向”教育。因为学生群体对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带有隐蔽性,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和家长能随时掌握孩子的交友动向以及网上社交圈子的良莠,即使是全面掌握,又如何能随时把控?所以这是网络社交对未成年人来说非常可怕的一面,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从思想源头、从课堂教育环节加大防艾教育力度。
去内蒙古等地区出差时,曾经吃过几次“硬早餐”,即大早晨就上酒上肉,当中午饭吃。所谓“硬早餐”通常是一瓶白酒,一盆酱骨头。早餐之所以“硬”,是因为突破常规,打破人们早晨不喝酒之惯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当前学校的防艾教育,也需要上点“硬早餐”,推出一些非常规之策,不能老是停留在“加强学校防艾教育”、“提高学校健康医疗管理水平”等比较大而全的政策导向描述上,要有比较“硬”的具体考核措施出台。比如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主干必考课程里,安排专职教师对学校的防艾教育负全责,列入绩效考核等等。
尽管《艾滋病防治条例》要求高校、中学等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但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健康教育或由生物教师兼任,或让校医兼职,课程安排更是可有可无。尤其是,一些学校对性知识教育依然讳莫如深,半遮半掩,对于性病知识以及学生的自我保护措施,更是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些学校领导老师甚至是学生家长担心过度“普及”防艾知识以及性教育力度的加大,会对学生的“三观”产生误导。
对此,笔者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对于青少年性教育以及校内防艾知识的普及,作为家长和学校,首先要“脱敏”。
对于现代网络时代里长大的一代人,别用过于敏感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对他们的性教育问题,或许在他们看来,学校家长如此小心谨慎地在乎性教育的“程度”把握,是小题大做。而站在学校和家长的角度来看,在把握好防艾知识普及深度的同时,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这才是当前防艾教育以及课堂性教育的重点。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