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 全方位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17.07.2016  05:42

  郑鹏飞 黑龙江日报记者 史志强

  绥化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任务,推动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转型升级,努力改变过去靠量取胜、薄利多销的粗放经营方式,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新模式,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调优种植业结构——变“一枝独秀”为“三元统筹”

  自6月下旬起,绥棱县上集镇稻香村的大蒜开始出蒜薹了。这个村是绥棱大蒜生产基地之一,全村栽种大蒜500亩,总产量达30余万公斤。“头一天采蒜薹,卖到8元钱1斤!”稻香村党总支书记李刚说,种一亩地大蒜,仅蒜薹一项就能收入800元。

  这是绥棱县发展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这个县果蔬、食用菌、中草药及杂粮的种植面积近8万亩,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2015年实现收入约2亿元。而在整个绥化市,稳定水稻面积,调减玉米面积,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已经成为调优种植结构的统一方向。

  作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绥化大多数农户习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倡导‘粮经饲’三元统筹,为我们如何打破‘一枝独秀’种植格局提供了答案。”绥化市委书记张晶川说,针对玉米出现结构性过剩、收储消化困难等情况,绥化市从今年起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玉米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264.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增加28.3万亩,饲料饲草作物种植面积增加40万亩,杂粮杂豆、果蔬、烤烟等种植面积增加141.4万亩。计划到2020年,“粮经饲”种植比例达到7:2:1。

  作为农业部粮改饲试点地区,绥化市的工作重点是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养牛大市安达今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万亩。同时,蔬菜也是绥化市在“三元统筹”中调整的重点。作为中国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北菜南运”核心区,绥化市全力推进绿色有机蔬菜规模化生产,已建成蔬菜园区334个、500亩以上蔬菜基地160个,生产叶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菜豆类、葱蒜类、食用菌类等8个系列192个品种的蔬菜,其中海伦的毛葱、黄菇娘生产基地,兰西的大葱、南瓜生产基地,安达的白菜、芹菜生产基地,北林的辣椒、西瓜生产基地,望奎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绥棱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都形成了较大规模。

   提高比较效益——变“种得好”为“销得好”

  绥化市在优化农业结构过程中,加快“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优化和转变,大力倡导“既要种得好又要销得好”,推动农业生产从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转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在明水县壹丰公司电商中心,一盒盒包装精美的绿豆、白芸豆摆放整齐,准备销往国外。这家企业借助明水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的契机,引入互联网要素,成为阿里巴巴特色明水馆的主运营企业,开通了淘宝国际网站出口黑豆、红小豆。开通仅一个月,就与印度、委内瑞拉、多米尼加等国家签订了2800万美元的黑豆供货合同。企业通过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发展,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目前绥化各地以“互联网+”为平台,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知名网商平台开设营销店铺2400个,建设网站、网馆及电商平台48个;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建设绿色食品品牌旗舰店、连锁店200多家。北林区还创新探索了“庭院+共享”经济模式,双河镇西南村与正大农业集团合作,将全村600多亩菜园子按每平方米1.5元的价格流转给正大农业集团,集团将种出的蔬菜采取私人定制的方式,配送到大型超市、高端客户。

   壮大畜牧业实力——变“农强牧弱”为“主辅双强”

  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畜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绥化市草原多、秸秆多、饲料多,发展畜牧业优势巨大。这个市提出,将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两牛一猪一禽”和特色养殖,坚持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建立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对粮食、秸秆的就地转化、过腹增值。争取到202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从而实现从“农强牧弱”到“主辅双强”的调整转变。

  在畜牧业发展方式上,这个市打破了传统的家家户户普养的小规模养殖,通过创新生产经营模式、鼓励能人带动、引进工商或民间资本等有效办法,建养殖园区,发展养殖大场大户,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集约集群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市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场已发展到近250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突出草食畜牧业这个重点,持续推进发展耗粮型畜牧业向以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为主、稳定发展耗粮型畜牧业并重上调整,规划以安达贝因美、肇东伊利等奶乳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绿色奶源基地;以肇东大庄园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和青冈海岛和牛养殖场为依托,建设优质肉牛养殖基地,以肇东宝迪、望奎双汇北大荒、青冈长林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寒地黑土生猪基地;以肇东旭华、青冈宏熙、望奎众鑫达等企业为依托,建设优质大鹅养殖基地。

   强化工业思维——变初级加工为精深加工

  在连续几届哈洽会和绿博会上,“龙蛙”牌大米、杂粮都广受客商青睐。“我们构建了首个‘寒地黑土绿色生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让百姓买着放心,吃着更放心。”望奎县龙蛙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翟清斌自豪地说。这家企业以云智慧追溯系统平台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种植基地远程管得到、生产加工实时看得见、产品运输可查询,从而完成了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从普通产品到健康食品的华丽转身。

  谈起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张晶川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我们坚持从农业起跳,强化以工业思维抓农业,走靠工业拉升、依农兴工、以工补农的农区工业化发展路子。”

  目前,绥化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7户,加工转化能力由“十二五”初的825万吨增加到1380万吨,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到64%,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38.5%,以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0%;初步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乳品、畜禽、果蔬、杂粮以及林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条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培育了肇东中粮、大庄园肉业、安达贝因美、望奎双汇北大荒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望奎龙蛙、庆安东禾、青冈长林、海伦公准等一批优势企业。全市玉米、水稻、杂粮、乳肉制品等精深加工能力和绿色食品产业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