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植入现代理念带动农业升级
农业是绥化的特色,也是最大的资源。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实现农业升级意义重大,因为它关联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走势和农民的增收幅度。
实现农业升级发展,迈上中高端,现实看,需要确立一个目标,就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传统农业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建设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大市,进而叫响“全国食材看绥化”。
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足球场上,当进攻队员超过防守队员半个身位,就足可以打门了。这是比较优势理论在竞技场上的体现。经济领域也是如此,具备了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一个地方就获得了先机,只要把握得当,就可能顺风顺水。
建设绿色食品大市,绥化优势明显。从基地看,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绥化在粮食生产方面在黑龙江省仅排在农垦之后,列第二位。粮食产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四十分之一。天然优质的牧场,吸引了国内几大著名奶业生产“大家”安营扎寨,奶制品养育着共和国的几代人。从加工看,有雄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群体,规模大、链条长、附加值比较高。从市场看,以设立在发达城市的绥化农产品专卖店为标志,绥化农产品行销天下,风声水起。同时,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逐步跟上脚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抱成团闯天下。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发挥了辐射示范效应。从发展势头看,建设绿色食品大市,“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所欠的这个东风,就是与生产相比较,销售环节还比较薄弱,利用品牌整合的能力还比较弱,好产品没有卖出好价钱。精深加工产品不“打人”,没有形成规模。外向度不高,达到出口标准的农产品种类尚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写文章也讲意在笔先,实现农业升级,第一位的就是要植入现代理念,描绘出可见的图景激励斗志,标示出清晰的路径让人少走弯路,甚至实现捷足先登。
要反弹琵琶,从市场做起,从销售抓起。过去我们醉心于种得好,工作排序更多地强调“产加销”。现在要强化市场导向,要从“产加销”换位到“销加产”,突出销售在生产经营中的指挥棒作用,通过以销定产、强化加工环节、带动基地壮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快观念转变,工作重心的转变,更多地投入主要精力在埠外绥字号农产品直销店的建设经营上,充分利用各种展会,让绥化绿色产品行销天下。特别是在农超对接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要精干和强化经纪人队伍。对市场上已经闯出名气的农产品品牌要悉心维护。对重点打造的新的竞争产品要从长计议,从品牌的塑造、扩散、集聚、维护、擦亮做起。特别需要强化技术手段,通过采取质量可追溯等科技手段,倒逼生产规程严格,确保源头安全,令人信服。
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按照系统工程,将农业放在整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棋盘中来组织、来运营。目前,我们大量的农产品还是以原字号的形式“裸”进市场,中间加工增值环节的一些利益流失了。要在加工环节上用力,尽可能拉长产业链条,挣高端钱。要加快脚步引进名企,实现加工能力升级换代。通过利益联结,实现企农联手,做深做精吃配文章,要做大社会化服务、金融、保险、担保等第三产业,促进新型农民与新型经济组织的深度融合,实现绿色食品产业真正“化”起来。
要有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线上线下,一起发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我们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获得关注,资源就会向谁汇集,市场就会向谁打开大门。现在,绥化有了一些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兰西亚麻、庆安大米等跻身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错时上市的地产蔬菜,北菜南运,在南方城市占据一定份额。三家农业企业已率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我们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一方面充分利用和扩大传统的销售渠道,在线下尽力扩张销售半径,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功能,针对网购成为新消费方式,网购群体不断壮大的新趋势,借助电商平台,加速升级生产经营方式。利用“互联网+”,加速生成新的业态,使绥化农业不断迈上中高端,实现升级发展。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