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长王金会:加快调整狠抓推进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民多元增收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金会在7月17日召开的全市蔬菜生产北林绥棱现场会上要求,要加快调整,狠抓推进,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民多元增收。
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兴东主持会议。副市长王国俊出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蔬菜新型主体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委常委、北林区委书记李元学参加了北林区蔬菜种植基地的参观检查。
参加现场推进会议的领导同志先后参观了北林区大丰收反季蔬菜合作社黄豆角种植基地、黑龙江众旺食品有限公司速冻保鲜果蔬加工项目、宝山镇蔬菜产业园区、永安满族镇鑫诺瓜菜合作社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及绥棱县大连洪泽食品有限公司食用菌和果蔬生产基地、克音河乡九井村蔬菜园区。北林区、绥棱县、安达市安达镇、兰西县榆林镇、肇东市黎明镇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园、绥棱县克音河乡九井村、北林区永安满族镇鑫诺瓜菜合作社先后在会上介绍发展蔬菜生产的工作和经验。
王金会指出,近年来,绥化市蔬菜生产取得长足发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14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87.5万亩,其中棚室设施蔬菜类种植面积为23.7万亩,露地蔬菜类种植面积为162.7万亩。年可生产蔬菜522万吨,外销量270万吨。全市已建成蔬菜园区334个,全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43个,拥有以叶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菜豆类、葱蒜类、食用菌类为主的绿色特色蔬菜8个系列、192个品种。建成500亩以上蔬菜基地160个,总面积133万亩。
王金会指出,当前绥化市蔬菜生产呈现出一些可喜的趋势性特点,生产基地趋向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品种趋向专业化、特色化,生产经营趋向组织化、产业化,生产技术趋向标准化、模式化,生产产品趋向品牌化、无害化。在蔬菜产业发展不断向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市场发育滞后、缺乏冷链物流设施;社会化服务滞后,技术力量缺乏、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服务不到位;生产基础条件差;合作社带动能力不强;蔬菜质量安全有待提高,执行技术标准走样、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王金会要求,蔬菜产业总的要求是调结构,促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效益。要定向作物品种,围绕需求抓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利益是核心,市场是导向,必须建立“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实现双赢。要促进粮、经、饲比例调整更趋合理化。降粮、增经、扩饲是必然发展方向,降粮主要是减面积、提标准、稳产量、增效益,并不是要减少粮食产量。要减肥、减药、减除草剂,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标准,增加产出比和优质率。增加经济作物主要增加蔬菜,蔬菜主要增加果菜和根菜类,便于保存和运输。北菜南运是绥化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出路,南方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扩大饲料面积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猪、牛等畜禽品种确定好饲料种植的规模、面积和品种。要调出标准。无论种植哪种作物,没有标准就没有产出,要通过提高标准向单位面积要效益。要调出卖点。只有种得好才能卖得好,一定要让种出的产品好看、好吃、无害。
要想真正让产品走出去,安全可信,发展智慧农业,全程监控,增加可信度。要调出三产融合,产业化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必须跟上加工和销售,按产、加、销一体、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核心是加工转化。要调出区域知名度、影响力、区域中心,有特色、有产业化、有智慧农业,一定要有影响力。要调出观光农业,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蔬菜要种出景致,让来绥化的人能够有看的、有吃的、有玩的、有可购买的,尽情享受田园风光、品尝绿色美食、体验休闲娱乐。不仅要有回头客,还要能吸引住过路的新客。要调出理念的转变。研究经营的过程,建立起全面经营、全面管理的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效益。要调出坚强的基层组织,带领农民发展蔬菜生产。
王金会强调,蔬菜产业发展必须抓好推进落实,抓好典型人、典型园区、典型产业的典型引带;抓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成规模种植、合作经营;抓工商资本、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形成蔬菜产业化,提高标准和效益;抓引入商家,重点引入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经销公司;抓对外销售,充分利用好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好质量安全和对外销售;抓企业上市,龙头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争取上市融资;抓品牌建设,区域、企业、产品合一,形成响亮的品牌;抓生态环境,这是经济的生成点、增长点和支撑点;抓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发展。要抓好指导工作,各级干部要变成蔬菜生产的内行,把精力往蔬菜生产上投放,县农业局要设立蔬菜办,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蔬菜面积大的乡镇和村也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副市长王国俊在会上对农机合作社申报、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农业”、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保险、加快畜牧业职责转换、节水增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农业和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