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 打造寒地黑土“五链”经济

25.01.2017  18:12

  绥化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走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条发展新路子,奋力谱写绥化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绥化树立“绥化的寒地黑土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挖掘、发挥“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寒地黑土”蕴含的丰富资源、独特优势和巨大能量潜力,打造寒地黑土及其生态化丰富物产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文化链。 

  绥化创新现代农业体系,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建设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保护区,优化农业“三个体系”,在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上走在全省前列。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探索“1+1”模式,就是坚持种养结合,实现主辅双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把现代畜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探索“1+2”模式,就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强化头尾衔接,提升绿色食品和粮食深加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1+3”模式,就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依托“互联网+”“庭院+”“寒地黑土+”,创新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定制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300亿斤以上。 

  绥化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全市主攻方向。科学制定五年产业发展规划,在终端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细分市场营销上重点突破。加大玉米精深加工力度,重点引进2户大型加工企业,玉米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产品向酶制剂、生物医药、淀粉基塑料等方向拓展,向有机酸、乳酸、聚乳酸等终端延伸。积极引进扩大小麦粉加工能力。利用玉米价格回归市场时机,大力发展生猪精深加工项目,带动畜牧经济加快发展。 

  打造绿色产业之城。绥化坚持走好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子,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和粮食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绥化创新现代工业体系,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在改造升级“老字号”上向扩能扩量和盘活存量聚焦升级,突出抓好现有企业运行调控、监管和服务,实施好以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为重点的“企业改造升级行动”,全方位提升运行质效;在深度开发“原字号”上向“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聚焦升级,打造粮食、肉制品、乳制品、果蔬等多条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在培育壮大“新字号”上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聚焦升级,积极引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低碳环保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产业。大力实施以“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百亿级重点园区、十亿级立市企业”为内容的“千百十”工程,构建以绿色食品、粮食深加工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主导,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亚麻纺织为支柱,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1+4+N”产业体系。 

  打造田园养生之地。绥化依托全域农事、农务、农耕、农家等田园空间,深度挖掘农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打造绥化全区域农业生态公园,完善休闲度假、农事体验、订制消费、养生养老等多种功能。 

  绥化创新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现代物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现代金融以及咨询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提升餐饮、住宿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养老等新兴产业。深入挖掘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寒地黑土资源,打造北方夏季田园式健康养老养生基地、北国冬季体验式赏冰乐雪乐园和全区域农业生态公园,推动食养医居游“五在绥化”。 

  绥化将重点打造肇东沿江、兰西十八湾、庆安柳河、绥棱四海店等旅游带,积极发展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农家乐聚集区、休闲农业特色镇。推进绥棱黑陶、海伦剪纸、兰西挂钱等文化产品,以及明水小杂粮、青冈粘豆包、榆林镇筋饼等特色美食与旅游有机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洪家兴 岳海兴 记者 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