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 百年通道一路畅通

25.02.2017  13:08

从俄罗斯运到绥芬河的木材。黑龙江日报记者苏强摄

  黑龙江经济报记者王颖 黑龙江日报记者赵辉 杜怀宇 王彦

  时光像从未停歇的绥芬河水,静静地流淌着。

  88年前,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共产国际组织和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到达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

  从1928年4月初开始,“六大”代表分批由上海、北京经哈尔滨中转,通过中东铁路到绥芬河或满洲里,出境前往莫斯科。包括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罗章龙、王德三、邓中夏、邓颖超、蔡畅、项英,以及向忠发、张国焘在内的“六大”代表共50多人,都是经绥芬河出入境的。2008年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在绥芬河市举办纪念党的六大召开80周年研讨会。绥芬河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国际红色通道”,担负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为党的发展壮大,为安全迎送“六大”代表,为保持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为东北抗战、为苏联出兵东北打击日寇乃至全国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从畅通的“国际红色通道”,到打通“一带一路”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出海口,绥芬河华丽转身,成为陆海联运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作为大通道,绥芬河历经不止百年。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后,绥芬河地区就开始与俄国接壤。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以这条铁路为纽带,绥芬河曾与海参崴、哈尔滨有过同步的发展。当时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风格。一时间,小小的镇子上同时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旗帜,时称“旗镇”,并一度以“国境商业都市”、“东亚之窗”的美誉而闻名遐迩。1988年改革开放后,绥芬河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之一,绥芬河“国际商旅名城”之名,再次叫响。

  今天,面对国家“一带一路”中的龙江丝路带建设,以及俄罗斯“自由港”项目的推进机遇,绥芬河大通道建设更实现了新突破:获批和即将获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试点、对俄出口猪肉指定口岸、对俄果蔬出口俄方免检口岸、粮食进口指定口岸;卢布现钞使用试点正式启动;开通中俄自驾游,整车进口口岸、鲜活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进口口岸等一系列资质。同时,“哈绥符釜”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畅通了我省至釜山的“中外外”、至上海等港口的“中外中”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跻身全国沿边口岸第一方阵。

  2016年11月14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的俄罗斯滨海边区“黑龙江日”活动中,其重要内容就是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和俄罗斯“自由港”建设,突出对俄合作。会上,中俄双方关于“恢复开通绥芬河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邮路、提高绥芬河口岸铁路换装能力和效率、提高口岸通关检验效率”等一系列促进合作与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更加凸显了绥芬河的通道作用。

  边境小城绥芬河,在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开发开放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