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编者按:从2003年8月以来,学校主体搬迁哈尔滨已经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前,学校完成了从边陲小城鸡西到省会城市哈尔滨的主体搬迁,抒写了在困境中攀缘的奋斗史,在蜕变中腾飞的创业史,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家国情怀史。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你徜徉在科大校园,感受惬意的学习生活之时,当你站在教室窗前,欣赏松江风光如画的美景之时,你可知这一份舒适与安逸的科大美景浸润着多少奋斗历程,凝聚着多少科大人的汗水、泪水乃至生命之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科大人在曲折中自强不息,在发展中创业创新,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着陈郁精神、太阳石精神、劲牛精神,以不断奋进的脚步,书写着历史,创造着辉煌。我们回眸凝望,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通过对学校主体搬迁这段峥嵘岁月的回顾,再现科大人自强不息的创业画面,致敬那些为科大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让每一名师生将科大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今天推出【主体搬迁二十年 科大精神永承传】第三期——熠熠生辉的“科大精神”。
熠熠生辉的“科大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学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科大人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不同发展时期形成了陈郁精神、太阳石精神、劲牛精神等学校精神,与“自强不息 创业创新”办学精神共同构成了“科大精神”。
建校初期的 【陈郁精神】
许党报国 忠于人民 敢为人先 不屈不挠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我校奠基人、名誉校长陈郁同志,于1946年5月肩负建立东北后方根据地、恢复鸡西和鹤岗大型煤矿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的光荣使命来到东北,开展煤炭生产支援解放战争。1947年3月陈郁任东北行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为恢复东北工业生产,特别是为恢复鸡西、鹤岗等大型煤炭基地生产,陈郁先后创办了东北工人学校(我校前身)、鸡西矿区职工学校等,培养了大批革命斗争和恢复生产所需的干部和建设人才。陈郁同志为党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煤炭教育事业奋斗一生,他的教育思想、办学精神、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在学校初建,还是在以后的发展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要传承好陈郁、袁溥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基因,赓续好陈郁精神的红色血脉,发扬他们许党报国的优秀品质,践行他们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学习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坚守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鸡西办学时期的【 太阳石精神 】
朴实无华 坚韧顽强 无私奉献
煤炭在被光照射时金光闪闪,好似太阳四射的光芒,同时因其汇聚承载了太阳无限能量,因此被美誉为太阳石。人们称颂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炫目的光彩;称颂它的坚韧顽强,承受着大地的高温高压;称颂它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奉献着光和热。在鸡西办学的五十多年中,我校师生发扬蕴含在小小煤炭中的“太阳石精神”,与煤炭工人同吃苦、同劳动,把根扎在煤矿中,把青春融入到祖国煤炭事业中,抢抓学校每个历史发展机遇,以“建设标准化学校,进入煤炭院校先进行列”为目标,实现了从中专向本科的历史跨越。在我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缘煤而兴的特殊办学历程中,正是在“太阳石精神”的感召之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培养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师生砥砺奋进,构成了学校精神中的闪亮元素。
哈校区建设时期的【 劲牛精神 】
坚韧不拔 敢于拼搏 敬业奉献 开拓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秉科教兴国之策,图长久之发展,于2001年1月18日,与哈尔滨轻工局签订了购买哈尔滨糖厂的合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哈尔滨校区建设。在近三年的建设历程中,筹建融资人发扬“七不怕”精神,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破除一个又一个难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哈校区建设之歌。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为了纪念为哈校区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在校园筹建大道建造劲牛雕塑。劲牛精神是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精神的集中体现,将激励一代代科大人永远保持坚韧不拔、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永远保持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奋斗韧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自强不息 创业创新”办学精神
办学精神是我校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形成的学校精神的集中概括,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很强集聚、动员和感召效应的时代精神。“自强不息 创业创新”办学精神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育人之魂,感召、激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科大人。学校主体搬迁哈尔滨以来,正是在办学精神的激励下,学校“荒漠中前行、攀缘、化茧成蝶”,在硕士点建设、博士项目建设、更名大学、教学水平评估、教学审核性评估和学校新时期发展建设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显著业绩,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办学层次不断提高。站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科大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把一代代科大人用汗水、泪水乃至生命凝结成的办学精神传承下去,为建成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