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网络书店冲击大大学校园书店倒闭近半

28.09.2015  15:40
北大附近的万泉河书店一条街,北青报记者日前只找到万泉河畔书店一家仍在坚持营业

    五年间大学校园书店倒闭近半

    多数店家对“实体书店扶持计划”不知情高校师生呼吁重建校园“文化标志”

  新一年开学季,教育部发文决定对各地的高校校园书店数量、规模、书店性质、经营状况开展摸底调查。在很多人看来,这或是“倒闭潮”中挣扎度日的校园书店“一棵救命的稻草”,又或成为唱衰多年的实体民营书店的新注脚。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发现短短5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去年起,海淀区宣布每年出资400万元以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然而,走访的大多数校园民营书店对此计划并不知情,相关部门告知北青报记者:“即使符合扶持资质,也未必能列入扶持名单。”

   探访

    “汉学书店”悄然搬离北大书店“三剑客”只剩两家

  北青报记者近日走进北大校园西南角地下二层的物美超市内的书店区,穿过物美超市左侧一条长约十米的过道,“汉学书店”早已不见。曾蜗居在地下的北大书店“三剑客”如今只剩博雅堂和野草书店。经打听,“汉学书店”两年前悄悄地搬离了校园,甚至大家说不清它到底是彻底倒闭了还是搬家了。漫步在校园,对部分受访的北大学生而言,有关汉学书店的记忆甚至是一片空白。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的符鹏博士感慨道:“听说汉学是因下水道破裂污了整家店,一屋子古籍大部头遭了殃,这对汉学书店是灭顶之灾,停业了好久最终还是没坚持住。”在北京求学生活10年,他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校园实体书店成为“过去时”。

  正值熙熙攘攘的开学季,博雅堂书店里也门可罗雀,另一侧的野草书店光景也差不多。北青报记者在狭窄的书店一角找到了看店的人。整个上午人流量不足30人,对于这样的经营状况,看店的杨女士已经习以为常。“2007年、2008年书店盈利状况较好的时候,房租支出根本不算什么,近两年的房租支出却要占到总收入的近80%,维持经营相当吃力了。”

  被书友称为“人文社科福音”的北师大海晴书店,也在两年前从校内的小平房里撤走,彻底告别了实体经营,可称得上是加速消失的校园书店一个缩影。店主老刑在电话里向北青报记者回忆:“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旧图书馆、学校南门、东门都呆过,最后实在付不出每月几千元的房租彻底歇了。和我一样开书店的,差不多也都转行了吧。”

  符鹏掰着手指向北青报记者回忆母校北师大的校园书店,经营了10多年的人文书店“海晴书店”、转租临街门面的“盛世情”、被拆掉的“新华书店”、小西门附近的教学辅导类书摊,也都寂寥地离开了校园。“2006年刚来北京时,北大、北师大每个学校都有七八家甚至更多的书店,很多还开在校内,那时买书人多,结账都排着长队。现在还在校内,而且叫得上名儿的,大概只有北大的两家。”

    高校书店转行做教辅也“卖不动”

  比起人文社科为主的实体书店的惨淡经营,曾有人指出高校书店转行做教辅,称得上是这些书商们的新出路。人文书店消失,教辅书店成为主导,这些书店生存是否真如外界猜想的乐观呢?在北师大研究生C座地下室的墨香书屋,北青报记者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教辅也卖不动了”。

  这家由师大校友开的二手书店,曾坐落在师大小北门外的平房。去年因合同到期、房租上涨而决定闭店时,店主发帖求助,很多网友发起了“挽留拯救”活动。在北师大后勤的帮助下,墨香书屋在学生宿舍地下室安家落户,校方还为其免去租金。

  看店的秦阿姨告诉北青报记者,搬来后店面更宽敞了,但走“便宜”路线的教辅生意却并没想象中好。“从前每年开学算是书屋人最多的时候了,但今年生意也非常一般,尤其是二手教材都卖不动了。”

  北青报记者看到屋内书架摆得很密,交错着形成一个小型迷宫。几个在校的学生站在二手教材书架前选购,但最终拿到收银台的寥寥可数。“教材出了新版,店里还是之前的老版。平时我们更多的也是上网买新教材,二手书找高年级的人买比较多。”一位女同学说道。

   调查

    近五年校园周边书店倒掉近一半

  2010年前后,某大学生网友曾整理过一份图文并茂的北京高校“书店版图”,当时作者曾按照书店的集群性分布,把海淀区的高校书店分为了四个商圈,分别是北大及万泉河,清华及蓝旗营,海淀图书城及海淀黄庄,北师大及其他周边,上面列出了40余家大大小小的校园书店。北青报记者按图索骥,走访北大、北师大、清华的校园周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时间里,这些区域内的20家高校书店,竟有十家已从版图上黯然“消失”。“消失”的,既有规模显赫、名声在外的,如“第三极书店”、“风入松”者,也有北大畅春园附近小平房内暗藏的六七家人文小书店。还有书迷还告诉北青报记者,甚至连北大周末书市也“因校园用地紧张”于去年春天戛然而止。

  “虽然实体书店走弱是大势,但大学周边书店倒闭让人心寒。”某高校在读硕士生王敏同学有一些埋怨,“虽然大家都觉得书店是大学的文化标志,但平时学校和学生对书店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保护。

  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都成为大学及周边实体书店消失的主要原因,“收入渐少,成本却渐高,这就是书店现在面临的困境。”一书店的店主说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实体书店受到网络书店的冲击较大,主要表现在新书的价格竞争上,而高校学生对价格最为敏感,实体书店新书卖7.5折,但网上比这价格更低,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来实体店买。店主还表示,作为小本经营,进货渠道和资金链,跟大书店相比也是势单力薄,“大的出版社认大公司、大店,赊销和退货都可以,但我们却不行,书卖不掉也只能自己扛,再加上房租、人力、库存等耗费,现在多数小书店里都亏或略保本吧。”清华附近的豆瓣书店店员说。

  今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

   多数店家尚未听说“实体书店扶持计划”

  那近年来政府对实体店的扶持,是否“普惠”到了高校周边的书店呢?作为北京高校和文化单位的重要集聚区,去年4月,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扶持书店行业健康发展暂行办法》,每年出资400万元,来扶持实体书店。扶持对象为营业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出版物为主营业务,出版物销售占比不低于30%的书店。当时海淀区文委宣布每家店最多获得50万资助,并组织申报。

  调查走访中,北青报记者问起高校的书店是否听说过此次“扶持计划”,多数店家都摇头,表示营业生涯里,并没有接到任何福利性补助,也不知道文委的资助政策。一店主指着店铺墙上的“经营许可证”等执业证照,“我们店也是在文委注册过,按照你说的营业面积等条件也都符合啊,头一次听说这政策啊,之前也没人告诉我。”北大附近的书店老板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她也曾经考虑过教委和文委的扶持政策,先后打了几次电话去咨询,但并未得到如申请流程、补贴多少等具体信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北青报记者随后致电海淀区文委,相关人员表示,其只是联合发文的单位,具体政策要咨询区宣传部门。北青报记者联系上区宣传部,询问首批扶持是否包含高校周边的书店时,工作人员称“它也在扶持范围内”,但具体认定的名单是由专家打分认定而来,且每年的政策认定不一样,需自己上网关注。北青报记者随即追问如何认定扶持资质、如书店符合条件能否都被扶持,工作人员说完“符合条件的也不一定能被扶持,具体认定细则我们也不清楚”便匆匆挂了电话。

  另有一位业内相关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海淀全区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000家实体书店,按扶持计划每年400万,每家不超过50万的资助标准,僧多粥少,注定不够分的,只能先考虑规模和经营都较大的书店。高校周边的民营小书店即使申请,难度也是大啊。”

   声音

    高校师生呼吁重建“人文地标”

  北青报记者随机采访了高校学生,有人说:“作为一种商品,单纯卖书的实体店在网络时代被淘汰是一种必然,转变传统经营思路,增加书店的功能或许更好。”也有人幽默反问:“为什么学校没有好的人文书店?可能老板觉得我们买不起他的咖啡,也买不起他的书吧。”还有同学建议大学里的书店不能沦为“教辅中转站”,“那些复印店,卖考试资料的,或许称不上是书店。”

  对于喜欢的实体书店的形式,此前有媒体曾调查过,66%的受访者希望“集休闲学术于一体,经常有沙龙活动”,22%的受访者期待“超市自助式书店”。

  “大学里的实体书店其实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文化地标。有这么个地方让大家愿意读书,或者说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个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符鹏接受采访时说道。他建议,高校能够充分利用校园自有的资源并给予场地和资金的支持,重建起“文化沙龙式”的书店,“现在北京有些书店定期搞些讲座或讨论活动什么的,请的都是大学的老师、学者,前去的少则一二十人,多则百来人。假如我们校园自己有这样一个空间,感兴趣的同学哪用再跑到校外。学校应该鼓励支持这样的空间存在,给予帮助和支持。”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