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美国农产品价格轨迹:揭秘大经济背景下的供需逻辑分析

27.04.2015  13:13

   美国农业——全球农业现代化先驱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起步于18世纪末,并在历经一个半世纪于20世纪50年代后实现全面现代化。总体上,美国农业现代化历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1)原始积累阶段(1776~1860s),农业原始积累为机械化充分蓄力;(2)崛起阶段(1860s~1910s),工业革命推动下农业机械化进程开启;(3)质变阶段(1910s~1950s),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实现全面机械化;(4)繁荣阶段(1950s~今),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

   原始积累阶段:蓄势待发的农业时代  

  美国独立到南北战争期间(1776~1860s)是美国农业蓄势待发的时代。这一期间美国领土扩张、人口增加以及农业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为农业的原始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1)西进运动带来了充裕的土地资源;(2)在移民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极大丰富;(3)土地分配政策使农民低价获得大量土地;(4)农业机械及技术进步明显;(5)交通运输有了跨越式发展。

  西进运动带来的领土扩张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疯狂向西进行殖民扩张,国土面积从1776年宣布独立的94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854年的655万平方公里,增加了近7倍。

  人口的大幅增加为地广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美国农业提供了相当有利的发展因素。美国领土的迅速扩张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使得美国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大幅增加,农村人口从1830年的1174万猛增到1860年的2553万人。

  一系列土地法令的颁布使得农民低价获得土地,为农业生产奠定基础。建国初期联邦政策以土地分配为目标连续通过了一系列土地法令,土地法令的颁布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们去开发西部地区,也使得农民得以以低价获得大量土地。

  农业技术的进步为农业生产的扩大提供技术支撑。这一时期铁犁、播种机、玉米摘穗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联合收割机等开始商业性生产,农产品加工、贮藏等技术逐步推广。

  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农业生产和贸易提供了强大的运输动力。1840年,美国有运河5353公里,1860年共有铁路4.8万公里,公路14.1公里,用于外贸的船只从1789年的12.4万吨猛增至1860年的237.9万吨。美国农业的原始积累为后续的崛起做了充分的蓄力,农业机械化一触即发。

   崛起阶段:工业革命助力机械化  

  南北战争到一战前夕(1860s~1910s)是美国农业迅速崛起的阶段,这一期间家庭农场制度的确立、农业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美国农业最终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从以手工劳动为主转向以畜力为主的半机械化。具体表现在:(1)农场数量迅速增加,家庭农场制正式确立;(2)工业革命推动下农业出现机械化变革,畜力代替人力成为主要的生产动力;(3)农业政策和机械化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农场收入大幅增加。

  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在美国正式确立。1862《宅地法》的颁布使得农业人口迅速增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农场数量从1860年的204万个迅速增加到1900年的574万个,其中土地全部或部分自有农场占比63.7%。

  工业革命推动农业机械化变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出现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革命性的改造,农用拖拉机出现并迅速增加,畜力代替人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农业劳动力大大减少,美国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由1870s的53%降至1910年的31%。

  农业政策及机械化推动农业生产扩大和收入增加。1862年美国农业部成立,此后50年间出台的农业政策以农业教育和技术支持为核心。在该政策导向以及机械化的背景下农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作物生产指数(1926-1930=100)从1866年的20.55增长至1914年的91.77,农场净收入在一战前夕也已高达39.44亿美元。崛起阶段的美国农业不仅实现了半机械化,也准备好了向机械化的过渡。

   质变阶段:两次大战机遇下的逆袭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45),美国农业在大战的机遇下迅速发展,不仅化解了农业危机还发生了质的变化——机械化全面实现。

  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陷入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当中,且192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使其雪上加霜,农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农场主收入大幅下降。面对这一期间严重的农业危机,联邦政府先是颁布《农业信贷法》后是通过《农业调整法》,试图恢复农业生产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但外强中干的农业政策并没有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真正得到恢复。

  借助两次世界大战机遇美国农业彻底摆脱了农业危机。一战的爆发中断了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飙涨,一战期间农业生产增加了14%,农场经营者的净收入由38.12亿美元增加到87.99亿美元。一战结束后农业又持续低迷状态,二战的爆发把处于双重危机打击下的美国农业彻底拯救出来,二战爆发后农产品价格一路上涨,农业出口额大量增加,甚至出口比重也有所提升,二战期间农业生产增长了50%,农业收入增加了2.3倍!

  在农业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美国农业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美国农用牲畜由1900年的2160万头降至1945年的1160万头,而拖拉机数量由1910s的1千台飙升至1945年的235万,机械化进程明显提速。随着全面机械化的实现,美国农业人口出现了绝对性的减少,农业劳动人口比重也进一步下降至12.2%。依靠两次大战的机遇美国农业成功渡过危机并顺利实现全面机械化,两次世界大战无疑成为美国农业的福音。

   繁荣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战后美国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在50年代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至此,历经180年的发展历程,美国农业进入繁荣阶段。具体表现在:(1)技术及管理服务在农业总投入中逐渐居主导地位,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2)农业生产呈现出高度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农场平均面积扩大;(3)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作物亩产不断提升;(4)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农业就业人数及比重进一步下降;(5)农业政策进入稳定期,政府补助稳定增加;(6)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收益稳步提升。

   美国经济转型期下的农产品价格:从高速攀升至波动调整下平稳  

  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美国经济的滞胀期,80年代初至90年代是美国经济摆脱滞胀困境实现新增长的阶段,二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经济转型期。转型期内的农产品价格经历了在滞胀期高速攀升至80、90年代波动下平稳的过程,美国经济转型期下农产品价格走势主要受滞胀、货币政策、粮食危机和政府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从滞胀期走出来的美国经济转型  

  转型期的美国经济可细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滞胀期(1970~1982)。在经过了战后二十多年高歌猛进的黄金发展期后,在全球二次石油危机背景下,美国经济于70年代出现滞胀,实际GDP增速放缓,通货膨胀率高企,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失业率不断攀升,政府财政赤字日益严重。

  (2)第二阶段:波动调整期(1983~1990)。80年代初,新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铁腕推行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另一方面,里根政府采取削减税收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之新兴产业开始萌芽,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阴霾,失业率不断下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赤字得到改善。

  (3)第三阶段:增长期(1991~1999)。90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拉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实际GDP增长率维持在4%以上,美国迎来“新经济”时代,经济成功实现转型。

   转型期农产品价格轨迹探寻  

  转型期内的农产品价格经历了在滞胀期高速攀升至80、90年代波动下平稳的过程:(1)滞胀期的农产品价格高速攀升,特别在1973年和1978年,受世界粮食危机影响美国农产品价格飙涨;(2)进入调整期在里根政府的调控政策下高涨的农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随即又开始上涨,总体呈波动状态;(3)90年代随着经济稳步增长农产品价格在高位稳定。在整个转型期间,农产品价格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出现几次大幅震荡。

   滞胀期:农产品价格高速攀升  

  美国70年代滞胀期的农产品价格总体呈高速上扬的趋势,改变了五六十年代持续在低位徘徊的局面。1970-1982年农业价格指数(2005=100)从70迅速增长至111,复合增长率为3.6%,特别在70年代,价格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复合增长率高达7.37%。此外,在整个上升区间,农产品价格在1973年和1979年出现两个高峰,分别达到127和142。

   经济因素是滞胀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我们认为,滞胀期整体高通胀状态下的经济形势是滞胀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整个经济滞胀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1973~74,1979~80)下油价飙涨导致美国工业部门生产成本上升,导致PPI高企,PPI向CPI传导,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加之美国当时为了摆脱经济低迷,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实际负利率以及货币供给(M2)保持高增长,从而使得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叠加了宽松的货币因素,推升农产品价格。

   粮食危机为70年代美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另一关键因素  

  70年代初,连续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使得全球粮食歉收,第一次世界性的粮食危机爆发,加之一贯自给自足的苏联开始向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大量采购粮食,在此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暴涨近53%。1978年世界粮食危机再次爆发,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24%,农产品价格上涨20%。因此,两次粮食危机在推动美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调整期:农产品价格在调整中上下波动  

  80年代的调整期间农产品价格随着政策调整上下波动。面对滞胀困局,80年代初,沃尔克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之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税收等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1984~1986年政策效果有所显现,CPI增速大幅下滑,实际GDP增速开始回升。此时的农业收入和价格支持政策也逐步降低目标价格,减少政府农业支出。在此情况下被通胀推高的农产品价格随之回落,1986年降至最低点。但随着政策短期效应的消散以及经济逐步回暖,80年代后期CPI又开始走高,农产品价格也开始上扬。

   增长期:农产品价格在高位稳定  

  经历了80年代的波动调整后,90年代农产品价格随着经济的增长也逐渐在高位稳定下来。90年代,以通信、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迅速发展,十年间行业增加值翻了一倍,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在高新技术产业成经济新增长点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实现增长,彻底摆脱了滞胀低迷状态。此时的农产品价格也呈现稳定态势,整个90年代维持在120的水平。

   透视转型期农产品价格:大经济背景下的供求逻辑  

  我们认为,经济周期对农产品价格有传导作用,使得农产品走势与经济波动一致,而究其根本,转型期农产品价格走势仍是由特定经济形势下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多年来美国政府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并不能真正稳定农产品价格,特定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才是王道。

   农业价格支持政策:政府干预不能真正稳定农产品价格  

  提到美国农业,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长期且频发的农业危机(1867~1896,1920~1932,1948~1972,1980~今),农业危机通常导致农产品滞销积压和农产品价格下跌。为应对农业危机,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以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主要反危机措施开始全方面地干预农业经济。但政府的干预解决不了美国的农业危机,也并不能真正使农产品价格得到恢复。

   半个世纪农业政策保驾护航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此后每隔四年左右,美国国会都会通过一个农业法案,继续修正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这一农业政策核心坚持了差不多半个世纪。

  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对象是小麦、玉米、棉花、大米、花生和烟草等主要农产品,政府对这些主要农产品实行强制性的价格支持,制定“农产品计划”:(1)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制定了停耕土地、确定农产品“目标价格”和贷款水平以及规定农业补贴等条款,开始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全面的支持,随后的1938年法案完善了这些内容;(2)1949年通过的《农业法案》加强了对农业的补贴和价格支持;(3)1954、1956年《农业法案》确立了高额固定价格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价格支持;(4)1965年《农业法案》提出了农业收入支持政策,价格支持力度减小,1970年《农业法案》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的直接支付体系;(5)70年代危机情况下价格支持水平有所回升,80年代后价格支持政策再次减弱;(6)1996年《农业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直接支付政策取代了价格支持政策,至此,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农业价格支持政策告一段落。

   价格支持政策收效甚微  

  然而,看似完备的美国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并没有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预期目标,而仅仅是缓和了在农业危机期间价格的下降趋势。在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取决于自由市场上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价格支持政策并不能控制生产和市场供应量,因而不足以决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半个世纪以来的农业价格支持政策不能真正稳定农产品价格。尽管停耕政策停耕了部分土地(其中大部分是产量低的坏地),但集中耕种好地使得单产迅速提高,农业总产量仍是提高的。从具体的价格走势来看,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颁布后农产品价格指数(1910-14=100)在1933-36年确实有所恢复,但恢复有限,随即又开始下降,到二战爆发后农产品价格才开始不断上涨,真正得到恢复。朝鲜战争中断了下降趋势使价格拔高至302(指数),此后一直到70年代初价格相对稳定。1972年后由于世界性粮食歉收和苏联在美国大量采购粮食,农产品价格指数在一年之内从313涨到447,并在第二年又涨到481。70年代后期价格又有上涨,但80年代新一轮农业危机开始后价格又出现下降趋势。因而美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其说是价格支持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战争和世界性粮荒的结果。

   农产品价格上涨≠农场收入增加  

  我们说美国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未能真正起到作用还基于另外一个理由:美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并不代表农场收入的增加,农场收入未能增加农业就不能算是真正得到恢复。

  价格支持政策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农场主支付价格上涨幅度,农场主实际收入呈下降趋势。例如,1933到1983年的50年间,农产品价格指数从70涨至614,上涨了7.8倍,而同期农场主的支付价格从109上涨至1105,上涨了9.1倍。因此反映农场主出售一定农产品所能换回的工业数量的“平价”是下降的,且自70年代中期后,剪刀差不断扩大。此外,从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来看,在转型期约三十年间,农业产出价格增长了2.27倍,而资本、劳动等投入的价格指数增长了3.45倍。且80年代后,投入产出价格指数差不断减小,意味着农业生产利润的缩减。

   经济周期对农产品价格有传导作用:农产品价格走势与经济形势高度相关  

  我们认为,经济周期对农产品价格有传导作用,转型期美国农产品价格走势主要受经济波动影响,尤其在经济上下震荡时期,价格波动幅度更大。其深层次的传导机理源于农业的加速原理:当经济下行,农业所遭受负面影响相比工业通常更严峻;反之,当经济兴盛,农业往往超过正常的繁荣。由于农业离消费端最远,经济的负面信号传导至最上游的农业的时间更长,且农业生产难以短期调整和中止,因此宏观经济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具有滞后效应,使得前置一年的转型期农产品价格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转型期的美国农业符合加速原理  

  我们认为,经济周期对转型期(1970-1999)的美国农业存在加速传导作用。具体表现为:(1)在经济上行年份,农业增长更快,而当经济下行时,农业的衰退更加明显;(2)经济上下行期间,农业的上涨和下跌态势也比工业更加强劲。

  农业经济相对于整体经济的增长而言存在加速作用,经济上下行期间,农业的波动幅度更大。例如1979-1980年经济下行,名义GDP增速由11.7%降至8.8%,而农业由17.6%的高增长猛降至-9.8%,出现了严重倒退。1984年经济上行,名义GDP增速为11.1%,而农业增速高达32.7%!从总的波动趋势来看,1970至1999年的转型期间,农业增速的标准差为0.14,而GDP增速的标准差仅有0.03。

  经济上下行期间,农业比工业的波动幅度更大。例如在1979-1980年经济下行期间,工业增速由10.4%降至8.5%,而农业直接由高增长转为负增长。1981年经济上行工业增速恢复至14.1%,而农业增速飙升至22%。从总的波动趋势来看,转型期间工业增速的标准差仅有0.04,远低于农业的0.14。

   转型期农产品价格与经济周期波动一致  

  在加速原理的传导下滞后一期的农产品价格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根据前面的论证,转型期的美国农业完全符合加速原理,而由于农业离消费端最远,经济的负面信号传导至最上游的农业的时间更长,且农业生产难以短期调整和中止,因而加速原理对于经济周期下农牧产品的价格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我们将农产品价格前置一年与GDP增长进行拟合,发现转型期下的农产品价格与GDP的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

   经济下行致农产品价格大幅震荡  

  转型期美国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间,经济周期对农业的加速传导作用也使得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转型期美国共爆发了三次大的经济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加速下降:1、1973-75年,在石油危机和美元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GDP增速下降2.4个百分点,而农产品价格下降了13.2%;2、1979-82年,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又迎来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GDP增速下降8个百分点,同期农产品价格下跌22.2%;3、1990-91年,在里根政府留下的高赤字和高国债负担下美国又陷入经济危机中,GDP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危机中农产品价格下降8.8%。因此,经济周期对农业的加速传导作用加剧了经济下行期间农产品价格的震荡。

   追本溯源:供求关系是根本  

  我们认为,转型期的美国农产品价格未能在政府干预下稳定且其走势与经济波动一致(即符合加速原理),其更深层次的影响机理在于供求对价格的传导逻辑:经济波动带动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引起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从而促使生产调整,最终反作用于价格。因此,在一定经济背景下,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才是价格的根本决定因素。

   供求状况对价格的拟合分析  

  我们选取大豆和小麦这两个主要农产品为例对美国农产品的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发现价格走势与期末库存反向变动。

  农产品价格与期末库存的反向变动关系证实了基本的供求原理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大豆和小麦是美国主要的农产品,在农产品出口中居前列,因此受国内国外市场的综合影响较大,又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取90年代初以来二十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大豆还是小麦,其价格走势与期末库存量的走势均成高度的反向变动关系。期末库存量反映的是产品的供求状况,期末库存越大说明供过于求越严重,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下降。

   经济背景下农产品供求对价格的传导逻辑  

  转型期农产品价格走势与经济波动一致,其根本的机理在于:经济波动带动需求变动,需求变动引起价格(滞后一期)的变化,价格变化反馈到生产中引起供给的调整(下一年),从而又导致价格的变化(下一年),以此循环。

  根据经济学观点,经济上行会带来收入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必将推动需求的扩大,对于农产品市场也是如此。经济的增长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扩大,从而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由于农业远离消费端,对价格的传导通常会滞后一期),价格的上涨会刺激生产扩大,使得农产品供给增加(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供给的调整通常也有滞后期),生产过剩往往使得价格下降,价格下行又将使供给收缩,最终又带来新一轮的价格上涨。

   需求对价格的传导逻辑验证  

  需求对价格的传导逻辑为:经济波动带动需求变动,需求变动引起价格(通常滞后一期)变化。

  通过对转型期小麦和大豆的需求和价格走势进行拟合分析发现:(1)小麦和大豆的消费量与实际GDP(转型期滞胀严重,故此处用实际GDP更合理)增速一致,表明经济的增长会推动小麦和大豆需求的扩大;(2)滞后一期的小麦和大豆价格均和其消费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表明农产品需求对价格的传导作用。

   供给对价格的传导逻辑验证  

  供给对价格的传导逻辑为: 价格变动影响下一期的产量,产量的变化决定下一期的价格(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波动时,价格的变化最初由需求带动,因此其中包含了需求向供给传导的逻辑。

  在需求、价格和供给的传导关系中,本质上包含着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即存在着由经济波动带来的需求变动向供给的传导逻辑,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变动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将转型期的农产品的产出变动与实际GDP(滞胀期用实际GDP更为合理)增速进行拟合,发现二者高度相关。在前面部分我们已经验证了经济波动与需求的一致性,产出与经济增长一致证实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逻辑关系,需求向供给的传导机理成立。

  进一步以小麦和大豆为例对供给对价格的传导作用进行分析,发现产量和滞后一期的价格高度相关。具体传导逻辑如下:当年较高的小麦和大豆价格导致第二年产量的增加,产量的大幅导致供给过剩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导致下年产量的减少,又导致新一轮价格的上涨,以此循环。由于供给具有短期粘性,美国小麦和大豆一年一茬,因此价格引起的供给调整存在一年的滞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