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刘文飞获俄国家奖章 译作品量大面广
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隆重的授勋仪式,为10名外籍人士颁发俄国家奖章,其中中国学者、翻译家刘文飞获得友谊奖章。
在授勋仪式中,刘文飞第二位出场。他表示:“在中国,从事俄罗斯研究的学者有数千人,我并不是最合适的获奖者。但同时,我和我从事俄罗斯研究的同仁们也正是此项奖章最合适获奖者,因为我们研究俄罗斯文化,发展友好事业。”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文飞研究俄罗斯文学数十年,将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等俄罗斯文学巨匠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对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2012年刘文飞获得俄罗斯利哈乔夫院士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14年刘文飞又成为第二届“阅读俄罗斯”奖“诗歌”奖项唯一获胜者。
俄罗斯友谊奖章设立于1994年,其前身为苏联人民友谊勋章,颁发给在各民族间维护和平、发展友谊、促进合作、增强理解的俄罗斯与外籍人士。
同事侯玮红:刘文飞的翻译有俄罗斯味道在同事同行眼中,刘文飞是怎样一位翻译家?4日,长江日报记者电话联系上曾与刘文飞共事24年的同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俄罗斯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侯玮红。
“得知刘文飞被授勋,我们欢欣鼓舞。”侯玮红告诉记者,包括她在内不少俄罗斯文学研究者认为,“勋章不仅是对他个人,也是对中国俄罗斯文化研究最高褒赏。”
翻译量大、涉及面广
俄罗斯为中国俄语翻译界授勋并非首次,刘文飞之前,也有老一辈翻译家获此殊荣,最近一次是高莽。侯玮红分析俄方为刘文飞授勋原因:翻译量大、涉及面广。
“可以说,刘文飞是新一代俄语翻译家中的翘楚。”侯玮红说,刘文飞在俄罗斯文化研究、引入方面成果卓著,多年来,他编写、翻译的俄罗斯著作逾百本,而且研究领域极广,不仅在体裁上涵盖诗歌、散文、小说等,时间跨度也从11世纪古典文学至当代文学。
他从来没有散逸的状态
刘文飞的超强能力是怎么练就的?
“他做事很有效率,从来不浪费任何时间。”侯玮红告诉记者,研究员大部分时间在家办公,每周只要求上班一次,很多人上班那天只是聊聊天、做点杂事,刘文飞却把这一天也安排得满满的,埋头做事,有条不紊。
刘文飞曾对同事们说,一天哪怕只给我两个小时,我也能干出个活儿来;出差前我也要干活儿,收拾行李,半小时就够了。“在我眼中,他从来没有散逸的状态。”
他的翻译准确优美,富于天分
“他俄语精通,中文文笔也好,让人感觉他有翻译的天分。”侯玮红说,刘文飞翻译的最大特色是翻译准确,文笔优美,能将俄文精准地翻译成中文,保持语言风格、文化特征与原著一致,且行文流畅自如,颇有美感,没有一丝刻板。
侯玮红回忆,有一次,几个俄罗斯作家来俄罗斯文学研究室访问,当一位俄国诗人现场朗诵一首俄文诗后,刘文飞马上现场翻译成中文诗,而且韵味、格律都非常讲究,赢得现场所有人一片叫好。
“新一代俄语翻译家中,接近刘文飞水准的不足10人。”侯玮红告诉记者,在当下中国俄语翻译表面繁荣,内含隐忧。
侯玮红称,新一代俄语翻译作品经典寥寥,“翻译者需沉淀、提升自己,像刘文飞这样的翻译天才,需要更多出现。”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