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年中经济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建平 梁冬
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9%、6%、10%,增幅均好于上年同期水平;全省GDP增幅预计好于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经济形势稳中趋好,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打出“发展组合拳”力保经济稳中趋好
盛夏的龙江大地,山清水秀,凉爽宜人。繁盛的旅游市场让哈尔滨太平机场忙碌不已,几乎每两三分钟便有1架飞机起降。“这个机场近5年的主要运输指标平均增速是全国1.4倍,在东北独树一帜。”黑龙江机场集团党委书记王岩忠说。
面对石油、煤炭、粮食、林木四大传统产业集中负向拉动,黑龙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实施“五大规划”,推进“龙江丝路带”,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等措施,使全省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作为“龙江丝路带”的“龙头引擎”,哈欧班列穿越千山万水联通亚欧大陆。截至今年6月中旬,运行整1年的哈欧班列共发车99列,进出口额达2.1亿美元。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了经济稳增长。上半年,全省铁路完成投资91.75亿元,公路完成48.8亿元,水利完成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74%、82%。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上半年,全省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等取得初步成效。
强力推动“新经济”激发转型新动能
在人类无法呼吸的高污染封闭空间内,一台机器人自如地为打磨过的陶瓷制品喷涂着颜色;在食客众多的“餐厅”内,忙前忙后的是脸上永远挂着笑意的机器人服务员……这些都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杰作。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产品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云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已申请专利百余项,吸引人才1200多人。去年以来,在省政府引导下,分别成立了哈工大焊接集团、激光通信公司等。如今,这些企业成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撑。
“没有互联网,谁能想到咱小县城的红小豆能卖给韩国的面包坊。”勃利县乐宝赤豆沙厂厂长高凤山通过电子商务招标,与韩国企业签订4000吨红小豆馅出口合同。在黑龙江不少农村,互联网创业成为时髦词汇,越来越多农民通过电商闯进国内外大市场。
黑龙江省政府相关人士表示,黑龙江仍处于新动能、新领域培育与传统产业领域集中负向拉动相互竞跑的关键期。传统产业领域挑战鲜明,新动能正在形成,但还没有形成整体性力量,不足以完全转变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还需加快培养新动能、新业态、新引擎。
做好3篇“大文章”全面振兴闯新路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仓”,是全国重点林区,也是重工业基地,在东北振兴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资源性、体制性矛盾凸显,是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
“黑龙江许多‘老字号’‘原字号’产品,停留在低端供给,难以满足市场中高端需求。这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症结’。”黑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浩进说。
在“中国石墨之都”鸡西市,每天都上演着“点石成金”的大戏:从矿石中选出1吨“原字号”石墨售价约3000元;石墨提纯变成高纯石墨产品会增值约10倍;从高纯石墨加工成石墨触媒柱,每吨约8万元,又能增值近3倍;而从石墨触媒柱加工成金刚石,每吨售价上百万元。
“山还是那座山,石墨还是那些石墨,原材料产能过剩卖不动,精深加工后产品价值增百倍,还供不应求。”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民感慨道。
黑龙江省委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形势,黑龙江省要精心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3篇大文章,这是抓好经济工作的总引领,也是推进全面振兴的战略举措。
新华社哈尔滨8月1日电
编辑: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