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好老师”张金生:“给学生讲课,一辈子都不够”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10月的哈工大校园落叶缤纷,显得格外美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二校区西配楼的一间阶梯教室里,不时传来宏亮而清晰的讲课声。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是一位两鬓已有些花白、年近六旬的先生。先生个头不算很高,肤色略显黝黑,每每讲到精彩处,近视镜后面的眼睛里都会发出亮光。先生讲的认真,学生听的也很起劲儿。
这是一堂面向土木工程专业大二学生的“结构力学”课,讲课的是我校土木学院副教授张金生。到今年,他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整整32个年头。这32年来,他大多时间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教书育人。
今年教师节前夕,由本科生院主办、“教与学”创新协会组织,经过2014届全体毕业生网络和现场投票,“2014年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奖评选结果揭晓,10名教师得以入选,张金生名列其中。虽然这是一个带有“民间”性质的评选,却有着极高的份量。正如评选公告中所写的那样:“作为本次评选活动的候选人,无疑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们用自己智慧和汗水诠释着一颗师者的心,他们是教师这个高尚职业的优秀代表。”
此前,在夏季学期开展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学奖评选中,张金生依然榜上有名。这一奖项是为表彰教学功底深厚、业务精湛、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而设立的荣誉奖,由全体本科生网络投票产生,全校仅有5名教师入选。
谈到自己获得的这两个奖项,张金生显得很谦虚:“在学院、在全校,我都不是讲课讲得最好的,所以我能获奖是出于偶然,可能是因为我讲的课多,认识我的学生也就多,自然得的票就多。”同时,他也感到很欣慰:“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这一荣誉是学生对我的认可,也算为我的教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张金生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仅近两年的8次学生评教中,张金生的课就得到6次A+和两次A。他的学生、2012级本科生张宪松说:“张老师每次上课都提前15分钟到教室,解答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每次上课讲到比较难的地方,他都会停下来问大家有没有没听懂的,如果人数很多的话,他会重新再讲一遍。对于那些没听懂或课堂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会在课下找这些学生单独讲解,问清原因。”另一名学生廖子谦说:“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上张老师的课,除了讲课比较细致外,他会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留作业,很人性化,他还引进了一个‘考试酷’软件,里面有自测试题、课件和辅导材料,对学生帮助很大。”
学生提到的考试酷软件,是张金生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到教学中的大胆尝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理学院一名教师进行的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中得到启发,尝试建立一个考试酷平台,并利用课余时间出了几百道题,提供给学生做在线测试和练习。“要讲好‘结构力学’这门课,就要做到精讲多练。我出的题一类是概念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做题把概念理解透了,从而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另一类是过程题,有一定的深度,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平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测试,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张金生讲起课来游刃有余。哪些内容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需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简单讲,他都心中有数。谈到教学心得,他认为,掌握好教学节奏很重要,比如讲难的东西之前,要先做一些铺垫,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基础部分可以讲得慢一些,这样后面就可以快一些。
张金生说:“每次上完课,学生的掌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说明你讲的课学生听懂了,认可你了。”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需要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加上百次、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对此,他很感谢老一代教师对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努力。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讲台前,老教师要求自己写出讲稿,讲课的每句话都要写出来,还要反复练习。“正是有了这些老教师的指导,使当时还是一名青年教师的我学会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立好的教学习惯,从而能够顺利地走上讲台。”他还记得有一次王焕定教授听他的课,那时他还是一名助教,有一个地方讲错了,结果王老师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提出来。“虽然当时脸上有点挂不住,但这样的指导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此后,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准备并反复练习。”他回忆说。
如今,张金生自己也成了一名老教师。和自己的前辈一样,他也会听青年教师讲课,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在听课中,他发现一个细节:现在很多青年教师讲课都要用到电子课件,但在对电子课件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说到底,电子课件只是一种工具,是配合老师讲课的,而不能被电子课件牵着鼻子走。在讲课中,老师应该是主角,电子课件应该是配角。”他说,自己在讲课前都要按照板书的标准准备电子课件,这样一来,就结合了板书和电子课件各自的优点。
在学生眼中,张金生不光课讲的好,还不忘关心每个人的成长。他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求严格又循循善诱。当有学生听课或做题不认真时,他会在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原因后督促这些学生学习。2012级本科生梅玉恒就曾被张金生找过谈话。“虽然我学习这门课有点吃力,但在张老师的督促下,我始终没有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梅玉恒话语间充满了对张金生的感激。
张金生不赞成有些老师通过点名将学生拉回课堂的做法。对此,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生逃课是有原因的,或者是一时贪玩跟不上教学进度,或者是因为老师讲课没听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作为老师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毕竟学生的成绩如何和能否顺利毕业关系到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他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他采用“五分钟测验法”,将那些听不懂或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筛选出来,再个别谈话询问原因。
他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在他看来,这些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大多缺乏自信,想学却听不懂或跟不上,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拉一把。于是,他跟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跟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与现实相符的人生目标。时间久了,这些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我看来,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学生都听懂了,学生逃课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张金生说。
这个学期,张金生几乎每天都在上课,有本科生的课也有研究生的课,平均一周有7节课。他说,自己很内疚,由于精力有限,无法像以前一样对学生关注那么多了。
曾经有学生问张金生:“张老师,你讲的这些内容,我们今后工作能不能用得上?”他笑着对学生说:“我不能向你们保证,就是你们自己也不能确定,将来有没有人会成为专家或院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将来无论你们做什么,都没问题。创新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
也有人曾经问张金生:“你讲了那么多年课,早就讲够了吧。”他同样报之以微笑:“怎么会呢?虽然讲的内容是有重复的,但你会时刻告诉自己,你还可以讲得更好一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因此,给学生讲课,一辈子都不够。”
在谈到自己的规划时,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张金生说:“剩下的两年,我要把本职工作做好,站好最后一班岗,更重要的是把青年教师带好,让他们可以把结构力学教学团队的好传统一直保持和发扬下去。”
编辑:商艳凯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