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师留守的学校:送走一学生后再没孩子报到

11.10.2015  10:38

  漫步校园,望着空荡荡的教室,54岁的老师龙青海有些失落。

  9月16日,新学期开学已过半月,有着87年历史的重庆云阳县全心小学,没能等来一名学生。

  龙青海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兴盛和暗淡。曾经这里有12位教师和500多名学生,还曾被当地政府评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标杆,而最近几年来,生源逐年减少,老师们或分流或退休。

  去年冬天,最后一名孩童离开学校后,再也没有一个学生前来就读,如今,只剩下龙青海、万明发、方绍华三位老师,孤独守望着空落落的校园。

  10月9日,云阳县教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兴祥称,导致这一现状有多种因素:城镇化建设推进、村民外出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就读当地学校、教师老龄化等。

  杨兴祥介绍,为彻底解决有学校却无人上学的尴尬局面,该县教育部门正着手改善学校环境,提高教师素质等举措,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我们愿继续教书育人,哪怕有一个学生也要教下去。”龙青海、方绍华、万明发三名老师表达了同一愿望。

  9月6日,重庆云阳,三名留守老师在全心小学的校园里合影。

   三位老师留守的学校

  9月16日上午8点过,龙青海吃过早餐,照例像往常一样匆匆赶往学校,与万明发、方绍华两位老师汇合。简单分工后,三人开始分头巡逻学校教室、操场和宿舍楼等。而后,他们回到办公室,开始看报纸、练书法。

  有时候,看着荒草蔓生,三位老师就一起拔草;有时候,实在无事可做,三人就坐在学校石梯上,默默地抽烟,或者聊聊天。

  “这样的日子,持续好长一段时间了。”龙青海告诉澎湃新闻,虽然没有学生上课,但3名老师还是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8点半上班,下午5点下班。偶尔有附近村民邀请他们外出逛街或打牌,他们都会婉言谢绝。

  全心小学位于重庆云阳县凤鸣镇陈园村,距县城25公里,属典型的农村小学。澎湃新闻走访发现,学校占地约八亩,绿树成荫,教室、操场、办公室等教学设施齐全。操场上长满荒草,教师宿舍楼下的两块空地,已被开辟成了菜园。进出学校的大门已经上锁,上方“全心小学”四个字中的“”字已经脱落,附近村民将稻草堆积在了大门外的台阶上。如今,进出校园需经旁边另一铁门。

  进出学校的大门已经上锁,上方“全心小学”四个字中的“”字已经脱落。

  龙青海称,他每天上班时将铁门打开,下班后将铁门锁上,给人的感觉是学校还在正常运行。“这也是给留守在学校的三位老师心理上一个安慰。

  走进学校办公室,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还张贴在墙壁上,上课用的三角尺等教具还整齐地挂在墙角。

  龙青海介绍,全心小学始建于1928年,历史悠久,由当年的一座寺庙改建而成。

  2002年,龙青海从附近的双桂小学调来全心小学时,正逢学校生源高峰期。从幼儿园到六年级,有七个班,最多时有学生520名,教师12名。

  半年没有学生的全心小学校园长满杂草。

  53岁的方绍华介绍,由于生源和教师质量均走在前列,全心小学曾一度被云阳县政府列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标杆。2007年,该校还代表重庆农村小学接受国家义务教育检查,引来众多兄弟学校前来参观交流。但好景不长,自2009年起,生源越来越少,班级也开始减少。

  老师们也因此加入了分流和退休队伍中。方绍华回忆,最多的时候,一年里有3位老师退休。直到2012年,学校仅剩下龙青海、方绍华和万明发三位老师。

  由于人少,三位老师分工合作,包揽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所有课程。做饭、清洁、维修等学校事务,也一应全包。2014年6月,8名六年级学生顺利毕业。

  “原以为新学期会有新生前来报到,结果失望了。”方绍华称,2014年9月1日开学时,还没有一个新生前来。直到9月底,3岁男童张庆林才被外婆送进了全心小学上幼儿班。龙青海等3名老师如获至宝,立即进行了分工:方绍华教语文、龙青海教数学、万明发教美术。

  “我们三人每天围着孩子转,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爱护他。”方绍华告诉澎湃新闻,他们给张庆林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打算让他在四年级时读完全部小学课本,如有必要,还给孩子上一些初中课程。

  遗憾的是,半学期后,尽管三位老师极力挽留,孩子的父母还是将其接回了湖北老家。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学生来到全心小学。

   空守校园的失落

  龙青海说,教了一辈子的书,突然没课上了,心里感觉很失落,连做梦都在给孩子们上课,脑子里经常浮现孩子们在学校里成群追逐、嬉笑打闹的场景。

  “那时候,学生多,经常改作业到深夜。” 龙青海称,而这一切,都成了回忆。

  “校园空荡荡的,心里也空荡荡的。”龙青海说,尤其是今年教师节,一点氛围都没有,倍感凄凉。因为没有生源,上级部门要求留守在学校,等候招生。他很担心,如果一直招不到学生怎么办?不可能一直守在学校里,成天没事干,大家觉得对不起国家每月发放的工资 。“我们愿继续教书育人,哪怕有一个学生也要教下去。

  没有学生前来学校报名,是没有生源,还是另有原因?方绍华介绍,学校所在辖区不是没有生源,而是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来。从2012年以来,留守全心小学的三名老师都会利用周末或假期,走乡串户上门“家访”,并四处张贴招生广告,但这些努力都没有用。

  澎湃新闻了解得知,全心小学所在的陈园村有村民3000余人,每年适龄上学儿童并不少,该校毗邻新农村聚居区,孩子们过条马路就可以到学校。但是,家长们还是将孩子送到了几公里外的院庄中心校,有些家长甚至租房子陪读。

  家长们为何舍近求远?

  当地多名受访家长反映,因为留守在全心小学的三位老师年龄较大,知识结构老化;加之学生少,孩子缺少玩伴。而院庄中心校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强很多,跟县城里的学校相差不远。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舍近求远,也是无奈之举。

  对家长们的这一说法,龙青海、方绍华等三位老师均表示认同。方绍华称,家长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他认为,留守全心小学的三位老师除年龄较大外,在教学经验方面并不差。

  澎湃新闻了解得知,留守全心小学的三位老师从教多年,经验丰富:龙青海,54岁,从教36年,函授大专文化,小学一级教师资格;方绍华,53岁,中师毕业,从教33年,小学高级教师;万明发,52岁,从教35年,高级技工。

  全心村周边建起了新农村居民点,许多家长外出务工,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读当地学校。或者到集镇或县城租房,将孩子转到较为大型的学校就读。

  城镇化建设成学生迁徙原因

  学校尚存,学生难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尴尬局面?

  10月9日,云阳县教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兴祥告诉彭湃新闻,导致这一现状的因素有多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家庭到中心集镇或县城里买房,子女就随迁到集镇或县城学校就读;大量民工外出务工,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读当地学校;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家长宁愿到集镇或县城租房也要将孩子转到较为大型的学校就读。

  此外,农村生育高峰期已过,人口自然减少、教师老龄化,知识结构陈旧等,也是生源减少的原因。

  澎湃新闻采访中发现,因上述原因导致生源困难的不仅仅是地处农村的全心小学,位于场镇上、条件稍好的院庄中心校也同样不能“幸免”。

  院庄中心校校长王勇介绍,目前,该校承担辖区陈园村、上游村、长城村、双桂村等6个村及1个社区适龄儿童的小学义务教育。2011年,学校有学生800多名,但近年来学生迁移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年,全校仅有学生665人。

  “有些孩子被家长转移到条件更好的地方读书去了。”王勇称,生源减少,教师队伍也面临老龄化。目前,该校有教职员工58人,老中青搭配。据初步统计,2016年至2019年,短短三年间里,该校将面临10名老师退休。

  王勇介绍,受生源影响,目前,辖区五同小学、双桂小学、茶耳小学、全心小学四所村校处于暂停办学状态,除全心小学有三名老师留守学校等待招生外,其他三所小学老师均进行了分流。

  针对留守全心小学的老师无课可上的尴尬现状,王勇称,接下来,中心校将对龙青海、方绍华、万明发三名老师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目前的计划是,三名老师继续留守学校,每周两次轮流到中心校走教听课,每次两人,另一人留校值班。

  空荡的全心村校校园。

  通过走访摸底,全心小学与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相邻,辖区今后两年将有适龄儿童就读小学一年级,家长也表达了把孩子送全心小学读书的愿望。因此,学校只要有适龄儿童前来读书,立即恢复办学功能。

  如果一直没有学生报到怎么办?王勇强调,即使只有一名学生,也要上课。如果2016年仍无学生前来报到读书,将调整龙青海等三名教师到中心校工作,但身份仍保留在全心小学。

  杨兴祥告诉澎湃新闻,2011年,该县有村校226所,学生8572人;2015年,村校138所,学生3358人。近年来,确实存在因乡村教师年龄较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导致部分村校学生迁移。为彻底解决上述尴尬局面,该县教育部门正着手实施改善学校环境,提高教师素质等举措,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而全心小学面临的问题,远非个案。据人民网消息,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2002年—2012年全国平均每年减少农村小学2万所。2012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尽管减少趋势有所放缓,但2013年依然有14959所农村小学未能逃脱撤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