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视物模糊小心患上白内障

28.11.2014  16:16

   老年人视物模糊小心患上白内障

  

   □伊勇本报记者霍营

  目前我国因白内障致盲的人数约有400万至500万人,在所有致盲眼病中,白内障占第一位。近些年,白内障对老年人的威胁很大,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开始出现视力模糊症状,但是却不在意,误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近日,省医院南岗院区眼科主任王洁接受采访表示,老年人视物模糊需要警惕白内障的发生。

  王洁

  省医院南岗院区眼科主任、主任医师,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眼科疾病诊断技术,精于眼科显微手术,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治性青光眼诊断及治疗以及眼科激光治疗手术,并在眼科斜视、眼眶肿瘤、眼外伤、泪道手术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发表国家级专业论文20余篇。著书2部,均为主编;参与编写国家级论著4部。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

  白内障常发病于中年时期

  记者:白内障是一种怎样的眼科疾病?

  王洁: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白内障常发病于中年时期,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多。

  记者:白内障有哪些早期症状?

  王洁:白内障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在早期视力微昏不清,往往自己不能察觉出来,只是双眼视力(远视力、近视力)同时逐渐减退,只有到视力减低到一定程度时才引起重视。中年人若出现轻度视力障碍,或者眼睛易疲劳,或眼前有黑点并固定不动,或眼前有云雾状,视物不清,或看东西出现双影(复视)等情况,应引起重视。另外,有的人老早就戴上了老花镜,偶然不戴老花镜时看近物反而清楚,这也是白内障的早期信号。白内障的其他早期信号还有晶体混浊,看物体时光觉低下,看颜色时色觉低下,暗适应能力变差以及看清物体所需时间延长等。

  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

  记者:白内障分为什么类型?病因都有哪些?

  王洁: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以及续发性白内障等类型,其中以老化所造成的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根据不同类型的白内障,白内障的病因也不同。

  老年性白内障:由于长期紫外线伤害及组织老化,导致水晶体变硬而混浊所致,所谓人老“珠”黄,指的就是这种白内障,最早在40岁左右即可发生。

  先天性白内障:可能因为遗传或者是胎儿时期感染,在出生时即已发生水晶体混浊。

  外伤性白内障:眼睛受伤也可造成白内障,撞击、穿刺伤、电击、高热、化学药品灼伤等,皆可能伤及水晶体。

  续发性白内障:可续发于眼疾或全身性疾病,如青光眼、虹彩炎、糖尿病等,或是受到某些特定的感染、药物诱导,如皮质类固醇。

  对阳光易感人群

  易发白内障

  记者:白内障的发病与阳光照射有什么关系?

  王洁:据临床调查发现,白内障的高发人群是对阳光照射敏感的人群。换句话说,从受到阳光照射后皮肤上所发生的变化迹象就可以较早发现白内障的可疑体质者。在夏季,有些人受到阳光照射后,皮肤上就会起红斑或起小水疱,这些人的皮肤一般较为白皙,因此易被晒伤。在这些易被晒伤的人群中,有的人身体受到阳光照射后会产生氧自由基,这种物质可致皮肤损伤,如果这些人接触过多的阳光,局部会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眼晶体代谢障碍,晶体透明度也会随之逐渐下降,出现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在这类对阳光照射易感的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可以高出30%至40%,发病年龄也可提前5至10年。

  记者:白内障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王洁:临床接诊发现,很多白内障患者都是等到病情很严重的时候才去医院治疗,实际上白内障的早期症状很容易发现,只要及时去医院治疗,病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希望患者能够加强对自身的重视,尽早发现白内障,早诊早治是防止因白内障导致失明的唯一方案。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好,病人经抗炎治疗可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术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注意避免眼部及眼周围头部的碰撞伤,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编辑:何双印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