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外 味蕾上的情感记忆

21.09.2014  15:42

  哈尔滨有三种味道:传承百年的“道外老味道”,俄式家常菜馆遍布的“道里洋味道”,如今南北菜系兼容的“南岗新味道”。

  一百余年前,因中东铁路修建,哈尔滨建城。松花江南岸的小渔村、小码头、小村庄,被铁轨切割成道里区(铁轨、铁道里侧之意)、道外区(铁轨、铁道外侧之意)、南岗区等几个城区。铁轨不易跨越,似墙般阻碍着区域之间的交流,道外区住着中国人,中餐馆林立。

  道外人

  道外的老味道,是一种民间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人间的味道……

  2012年冬天,大雪,在北二道街张包铺胡同旁一处百年老院子里,我看到一个大娘,穿着紧腿棉裤,拿着扫帚扫室外木楼梯上的积雪。2013年春天,再去那个院,遇到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姐,大姐说老太太叫孙桂英,87岁,和自己住了几十年邻居,相处融洽。多少年来,老太太将自己做好的饺子、包子挨家送。这几年自己住,怕处了一辈子的邻居都走了,自己没说话的人,就和邻居们说:“你们可别走,你们走了,我就没意思了。”周围两三家老邻居,都买了新房,但没有搬走,天天陪老太太聊天。腊八那天,老人在自己的老房子内无疾而终。邻居们才纷纷搬离这片四处漏风的老房子,搬进新居。

  几天前,朋友在道外区一个小面馆吃饭,想要捎几个包子回家,问店里的服务员大姐哪卖包子,大姐想了想,说:“不知道。”她问店里的其他人,有人说最近的包子铺在四五条街外。大姐说:“我帮你出去买吧,你走路不好找,我骑自行车快,等你吃完面,我也就买回来了,正好不耽误你时间。”朋友感慨地说:“为什么总有种感动突如其来?”

  如今的道外人,多是闯关东者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他们的先人基本来自山东省、河北省,多因遭遇荒年,逃荒来哈尔滨谋生路。他们或是投亲奔友,或是自己硬闯,亲友的一碗饭即可能救命,陌生人的扶持即可以安身。知恩图报,所以他们以帮人为乐,以助人为美,帮人不惜力,助人不索报,豪爽大气,不拘小节。

  其实道外人的性格也正是哈尔滨人的性格。我们的先人,四望渺茫中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相互帮助才得以安身立命。对于先来者,街头向他打听道路的“外地人”,即可能是投奔他而来的远方亲朋;对于后到者,当他们靠他人的帮助,消除了对这座陌生城市的胆怯之后,心存感激的他们,身体里自然融进了助人为乐的基因。所以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问路者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哈尔滨人如果知道你问的地方,回答详细得恨不得能带你去;如果不知道你问的地方,哈尔滨人会马上告诉你“我不知道”,然后一脸歉意,四处找人帮你一起问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也绝不会瞎说,这就是哈尔滨人。

  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张进,一直难忘这样一件事:几年前,去道外区采访武刚扒肉,吃了店主老妈妈亲手做的扒肉和解腻汤,采访结束,她们要走的时候,老妈妈像是对自己孩子一般亲切地说:“以后你想吃啥就来,我给你做,你要是忙,就来个电话,我做好,你来取就行。”张进说:“老道外给人的感觉,就是小时候家人互相惦念的温暖。”

  做为黑龙江知名饕客,张进喜欢去道外区的老馆子中和朋友喝上两杯,她所理解的道外老味道是:“老弄堂里浓浓的生活味道和亲情味道。就像是小时候下雨,妈妈领着我们出去,穿着雨靴,每逢遇到水坑,爸爸或妈妈多会用臂弯夹着我们越过再放下。虽然被夹得生疼,但是那记忆让已经到中年的我们,现在想起来依旧温暖。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每天出入开车,行色匆匆,在钢筋丛林的高大上城市社区中,这样的瞬间早已不复存在。道外的老味道,是一种民间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人间的味道。”

  老道外

  老味道

  亲情的味道

  南岗区的饭店,今天开,明天黄,开过三年就算是“老店”了,而道外的饭店,即使开上十年八年,在道外人眼里也是“新店”。因为道外区尚存的多个民国时期遗留下的保护建筑中,还有几十家传承了两代、三代甚至四代的老馆子。老馆子,塑造了哈尔滨几代人的味蕾,他可能是妈妈的味道、爸爸的味道,也可能是姥姥的味道、奶奶的味道,经时光搅拌,老馆子已经融成为“亲情的味道”。

  哈尔滨饮食文化学者宋兴文认为:“老道外保留了几代人的味觉记忆,哈尔滨的饮食传统因老房子的留存而得以保存。其他区虽都有老房子,但没有道外区这么多这么集中。”

  道外,屋老情深之地。人因情而怀念而怀恋。中年人、老年人在这儿,吃的是情感回忆,而年轻人在此,吃的则是穿越与新奇。在北三松光电影院胡同里吃烧烤,很多次遇到刚刚走进来的年轻人,说出的是同一个字:“啊”,很多次,在道外老馆子里,听到酒客向其他人说:“这样的地方你见过么?”

  哈尔滨电视台编导李睿说:“道外的老饭店多在老房子内,几十年都是一个样,非常能引起人的怀旧感。在这儿,饭菜已经是其次,关键是给人的那种穿越感。这对很多厌倦了高档酒店的人来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解脱。这就是很多开着宝马奔驰到道外吃面、撸串、吃扒肉的原因之一。”

  老味道需要传承,老房子就是老味道得以传承的“大勺”、“炉灶”。哈尔滨有些传承了几十年的美味,因老房子的拆迁而消失,比如靖宇十三道街宝盛东的圆笼包子,景阳街承德广场的景阳缸炉烧饼。

  杨光,中央电视台美食节目《寻访中国小馆》编导,来哈尔滨拍各个特色小馆几十次,对这些老馆子十分熟悉。他说:“我对哈尔滨小馆的最深印象,就是在一个很有洋味的俄式老建筑里,这里经营着中国人自己的小吃。幌子、老牌匾相映成趣,很有味道。道外区的老建筑很破旧,据说要拆,很可惜。道外的老馆,能开到今天,靠的就是手艺。”让杨光记忆深刻的是老范记的饺子,“的确有功夫”;升平馄饨馆的老板郑琢玉大哥,“性格有特点”;富强大骨棒,“最吸引人的是第二代传人的爱情故事”……

  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晓波清真老味烧烤摊前的光影变化、德昌扒肉老厨师讲述的哈尔滨厨界往事、丽华拌冷面对冷面的创新——今日的小摊,恰恰是明日老店老味道传承的开始,就像1912年裤裆街上范记独一处,老范头的水饺摊。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孙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