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学者:婴儿天生有良知吗

30.07.2015  13:01
            布卢姆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接触“好人”而不是“坏人”,所以他认为婴儿“会被善良的人吸引,排斥不善良的人”。

  孔融让梨

   布卢姆:婴儿有良知,只是程度不同

  人之初,性本善?自古以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从未停止。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的新书《善恶之源》从心理实验的角度切入,为解答这一问题带来独特视角。

  他的结论是:我们天生就拥有某些道德本能,它们不是后天习得的,并非来自母亲的谆谆教诲,或者学校和教堂的指导,而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因此,他赞同托马斯·杰斐逊曾说过的话:“道德感,或者说良知,就像一个人的大腿和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四肢的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

  布卢姆是耶鲁大学的一名发展心理学家(即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专家),他的心理学导论课是耶鲁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上万人观看、学习他的视频,国内也有多家网站引进该视频。他的新作《善恶之源》(Just Babies: The Origins of Good and Evil)已出中文版。

  道德的内涵如何,众说纷纭。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提出,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社会时期,道德规范也不一样。

  在书中,布卢姆支持哲学家及法学家约翰·米哈伊的观点:未经他人同意故意攻击他人身体,或者用法律术语说就是犯了“伤害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极为恶劣的。如果我们真有一条超越时空而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它很可能是:如果你打了某人的脸,你最好能给出一个真正合理的解释。

  作者引用亚当·斯密的定义:道德包含“所有社会性及善意的情感,比如慷慨、人道、仁慈、同情、相互友爱与尊重”。

  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道德本能包括:道德感——我们有一定的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共情和同情——我们会因周围人的痛苦而痛苦,进而希望自己能消除他人的痛苦;原始的公平意识——我们更喜欢平均分配资源;原始的公正意识——我们渴望看到善行得好报,恶行遭惩罚。”

   婴儿喜欢接触“好人”,排斥“坏人”

  他讲述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作为论据之一。一个1岁大的婴儿刚看了一场玩偶戏,戏中共有三个角色互相传球玩,其中两个能相互配合,另一个接到球后带着球跑了。这出戏落幕之后,“好人”和“坏人”都被带下戏台,放在这位1岁的小男孩面前。它们前面各有一件完全相同的奖品,小男孩选择拿走其中一个。这个小男孩的选择同研究人员预期的一样,也和实验中绝大多数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幼儿完全一样——他拿走了“坏人”面前的奖品。但他觉得还不够“解气”,只见他向“坏人”探过身去,给它头上来了重重一击。

  这个实验是否能证明人天生就向善?也许有人会说1岁的孩子完全有可能在12个月里学会分辨好坏。但布卢姆的研究还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接触“好人”而不是“坏人”,所以他认为婴儿“会被善良的人吸引,排斥不善良的人”。

  同时作者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孩都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如果遭遇不公时,他们变得沮丧、怀恨或者妒忌。而且其他物种也表现出同样的行为:研究发现一只小狗如果得到的食物比其他小狗份额小,它会恼怒。

  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异议,剑桥大学心理学学者Simon Baron-Cohen指出,“要证明天性善良还需要更扎实的证据——这种行为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具备,或者从基因上能证明。”

  

善恶之源》封面

   善良本性有限 环境作用强大

  布卢姆同时指出,我们先天的善良本性其实相当有限。我们倾向于对陌生人态度冷漠,甚至怀有敌意;我们见解偏狭,而且无法容忍与自己持不同意见之人。

  在书中作者还讲述了另一个实验。1954年,俄克拉何马州大学的几位社会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他们精心挑选了22个孩子,这些孩子要尽可能地相似:都是11岁,都来自中产家庭,都是男孩,之前互不熟悉。研究者将孩子分成两组,每组11个孩子。一组名叫响尾蛇(Rattlers),另一组叫飞鹰(Eagles)。两队男孩看到对方,都本能地产生了敌意。两队也一起打棒球、拔河、玩寻宝游戏,但很快就发生冲突。响尾蛇队看到飞鹰队踢球的时候,就想赶他们走。棒球比赛获胜之后,愤怒的飞鹰队员把对方的旗帜撕碎、烧掉。要不是研究者干预,局势就会失控。怎么让孩子们和解?研究者告诉男孩,可能出现了新的敌人,这两队男孩才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作者分析道,“是环境导致孩子们这样做。例如婴儿能够区分人们的肤色,但小孩在选择朋友时,对肤色并没有表现出偏见。只有当种族有社会化区分时,比如进行种族隔离,孩子们才显示出偏见。”

  另一个实验考察道德上的厌恶感。研究人员发现两岁以下的孩子几乎什么都吃。有些食物被故意做成形似“狗屎”,大多数婴儿都照吃不误。有的还愿意吃蝗虫。

  布卢姆对此的解释是人在婴幼期不具备厌恶感,而是在社会群体中为适应环境培养出的特征。当他们逐渐长大,他们对不能食用的食物表现出厌恶,这种厌恶在不同的群体文化中表现不同。(这一观点也有人质疑,有学者指出布卢姆将味觉的厌恶感和道德上的厌恶感混淆。)

  尽管相信婴儿有不同程度的良知,但是作者并不认为这种良知是神赋予的,“我们营造了一种环境,使得具有部分良知的婴儿变成道德感很强的成人。人类越来越友善,不是因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改写了我们的基因,而是理性和智力推动着我们变得越来越文明。我们不断提升的道德是人类相互作用和聪明才智推动进化的产物。”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点评此书道:婴儿拥有丰富的认知和道德生活,这是21世纪心理学领域最有趣的发现之一。但对婴儿认知与道德的研究如何揭示人类的本性?保罗·布卢姆用他标志性的写作风格——清晰、深刻、敏锐和优雅,通过本书为我们作出了解答。

编辑:李笑然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