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 破解乡村医生之困的必由之路

15.02.2017  13:34

  近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公示了1973名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的名单。这表明这1973名乡村医生很快会拿到医生执业资格证,摆脱长期以来“非法行医”的尴尬身份。据悉,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甘肃省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等精神,2016年10月,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全省4983名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共有1973名乡村医生考试合格。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注册、颁证等职业化之路的先河。

  近年来,乡村医生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升。但是,乡村医生队伍仍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难以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乡村医生身份待遇、养老保障、后继乏人等方面。

  随着医改在基层的逐步发力,针对乡村医生的身份待遇及执业条件等,国家虽出台了诸多具体扶持措施,然而,村医这个庞大群体,大多仍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中的编外人士。何时能够明确身份?如何改善乡村医生待遇及职业条件?如何完善基层机构服务能力?——这些都与我国三级医疗网的“网底”安全息息相关。

  身份的尴尬,正是导致村医诸多现实困境的根本。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曾告诉笔者,“村医最难的是待遇和养老。”他说,当医生48年,退休前每月能拿700元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可满65岁退下来后,每月就只能领300元补助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研究院“农村卫生人力资源课题组”的调查发现,曾经备受尊敬的“赤脚医生”已然今非昔比,其现状令人堪忧。当年的“赤脚医生”实行工分制,在村中备受尊崇,是乡村社会中的权威角色。此后,随着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1985年“赤脚医生”正式改称为“乡村医生”,不再拿工分而是靠看病赚钱。

  然而近几年,国家新一轮医改实施,很多村医却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越来越多的年轻村医选择了离开,留守的多是老村医。工作强度大,待遇较低,养老无保障,含金量低且没有吸引力,这触动了太多村医的内心之痛——“经常顶着月亮数星星”“50岁是村里最年轻的村医”“最少单程7公里,最远来回要跑20多公里”,“当村医还不如村民打工挣钱多”,几年前,马文芳曾跑了3省18县,调查了100名乡村医生,这些人平均年龄高达63岁,行医时间长达43.6年。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会不断增长,甚至要往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私人订制”的精细化方向发展,即便让这批老村医“超期服役”,也面临知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新挑战,况且,老村医也都到了体弱多病,难以负荷高强度诊疗任务的年纪。

  我国现有超过125万乡村医生,其中不少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从医的赤脚医生,他们都已经在65岁以上。村医原则上按照每千名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全国还有很大的缺口。解决其身份待遇、提高工资水平,让老村医老有所依、让年轻村医留得住,是保证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保证,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如果不解决,后继乏人的状况可能就很难改观。

  据有关资料显示,类似窘境不是我国独有,即使在发达国家,边远、偏僻农村地区也难留住村医。国际上经常采取“巡回式”办法,培育支援式、派出式的村医,只要保障村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即可。

  不过,即使采取了轮换式、支援式,也需要变换对村医的激励方式。譬如据有些媒体报道,重庆荣昌就用“计工分”办法,奖励村医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些退出村医队伍的老村医还想重当村医,半夜村医也愿去村民家里随访。荣昌借此提高村医准入门槛,拥有执业资格的村医大量增加。

  一直以来,乡村医生被大众贴上了“默默付出几十年”“坚守岗位不动摇”“任劳任怨毫无保留”的标签。奉献精神必须有,但更要在制度上理顺,正如文章伊始甘肃省率先做出的举措一样,只有让村医回归价值轨道,顺利地、规范地实现职业化转变,才能找到“明天谁给乡亲们看病”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