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联运通道建成迎来生机 千年靺鞨绣绚丽重现

15.01.2015  11:08
陆海联运通道建成迎来生机 千年靺鞨绣绚丽重现 - 黑龙江信息港新闻频道
陆海联运通道建成迎来生机 千年靺鞨绣绚丽重现 - 黑龙江信息港新闻频道
来源: pic.dbw.cn

靺鞨绣作品。

  2015年1月初,靺鞨绣第十六代传人孙艳玲接到了来自国家文化部的电话,刚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半年的靺鞨绣,将代表中国在今年6月赴意大利米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这是靺鞨绣将要去的第七个国家。此前几年,靺鞨绣早已通过海运、空运、汽运畅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

  这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要从1000年多年讲起。曾在唐代兴盛一时的靺鞨绣,因为没有外销理念和渠道而一度消沉,只能靠民间母女相传。而目前,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不断开拓,这个东北特色刺绣手艺正在重新绽放华彩。

靺鞨绣绣娘在工作。

   外婆传下来的手艺惊艳了朋友的婚礼

  孙艳玲今年37岁了,在10年前因为帮朋友绣礼服而改变了普通的生活。当时,她的一位在国外留学的朋友要结婚,想穿一件有特色的礼服,因为曾见过孙艳玲绣过小物件,就想让她帮帮忙。

  孙艳玲用外婆和妈妈教的手法刺绣,耗时三个多月才完成这件礼服。没想到邮寄给朋友后,在朋友的婚礼上引起了轰动。朋友后来告诉她,几乎每个人都觉得礼服的刺绣很特别,有一种立体感,而且绣品穿起来厚重、暖和,跟别的刺绣大不相同。

  孙艳玲很奇怪,这种刺绣方法村里老人都会,可为什么这么受外人欢迎呢?

   村里老人的靺鞨绣唐朝时就已经有了

  孙艳玲询问外婆,但外婆只知道这个刺绣方法是她母亲传下来的,以前村里的满族老人都会,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就是用的丝线和南方不同,都是北方特有的柞树丝,老人都管这个叫“mohe”,也就是靺鞨绣。

  孙艳玲通过查阅史料发现,靺鞨绣的主要发源地为唐代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属的宁安市渤海镇及周边地区。由于唐朝与渤海国联系紧密,渤海国向唐朝进贡,唐朝为蕃属国封赏,这就形成了一条以渤海上京至唐朝长安及沿途周边的“贡赏贸易”之路,即事实上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它的形成极大地增强了唐朝与渤海国的政治关系,也促进了东北亚边疆与唐朝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但随着历史的更迭,靺鞨绣逐渐没落,仅仅依靠代代族人相传。

   新“丝绸之路”让靺鞨绣生机勃勃

  从2010年开始,除了俄罗斯、日本、韩国外,孙艳玲的靺鞨绣已销售到美国、伊朗等国家,但由于运输的限制,往往只能以软裱的方式卷成卷轴运输。“如果能通过相框运输,靺鞨绣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孙艳玲有些遗憾。然而靺鞨绣的发展在千年之后再次因交通而受限时,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开通了。

  2014年11月30日,绥芬河市大亚木业一集装箱密度板,自绥芬河市火车站北站场集装箱货场出发,通过陆、海、江联动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从绥芬河市出发,经俄罗斯东方港,再经船运回到中国上海港,最后通过江运抵达江苏常州。这次出国之旅只用了9天时间,运输成本仅为1.2万元左右,如果以后形成规模化、常态化运行,运输成本还有20%以上的下浮空间。“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产品通过陆海通道运往南方,南方的产品通过该通道运往欧洲、以及东北亚其他国家,大宗货物外运都会越来越容易。

  据了解,目前我省省内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西相连,跨境江海联运、陆海联运通道基本建成。我国东部地区运往欧洲货物,通过我省东部通道与通过新疆的西部通道相比,运期可缩短25%—30%,运费可节省30%—50%,且只需经俄罗斯就可到达波罗的海沿岸多国,更符合现代国际物流要求。中俄已就打通这条中欧陆路跨境运输建立了密切协调机制,现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

  今后,我省会以哈尔滨为中心,以铁路为主轴线,以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为辅助线,以沿线城市进出口产业园区为重要支撑,建设联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用大通道搭建大平台,构建发达的外向型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面向以俄罗斯为重点的东北亚经贸合作服务平台,形成集生产、贸易、流通为一体的经济区域。

  “有了这些大通道,新‘丝绸之路’就展开了,千年靺鞨绣的商机来啦。”孙艳玲高兴地说。

   关键词:

  展开世界地图,处于中国边陲的黑龙江,恰恰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腹地。研判自身区位条件,抓住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的历史机遇,去年,我省提出规划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一次次深入调研,一轮轮充分论证后,最终形成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建议》。规划建议上报至中央后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其主要内容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天时,地利,人和,地方发展步伐与国家战略高度合拍,我省正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引领,奏响全面发展的乐章。

   改良的靺鞨绣画面栩栩如生

  看到了商机,孙艳玲想从头学起时,可身边有这个手艺的人都已在80岁以上了,这条连接着千年的丝已经快要断了。“还好,在我要学习的时候,外婆还可以手把手地教我。”于是,孙艳玲重新学习起靺鞨绣的针法。

  8日,记者在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在靺鞨绣作品中,无论是色彩还是画面上,看上去就像油画一样富有层次感。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些山水绣品。在工作人员移动绣品的同时,记者看到,这些绣品真的是山色可动,水面可流,阳光亦可随光影的变化而流转,如同一幅活动的景物出现在绣品上,不禁令人叫绝。

  据靺鞨绣第十六代传人、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艳玲介绍,与南方苏绣不同的是,靺鞨绣没有使用桑蚕丝,而是采用了生长在东北、能耐寒的东北野生的柞蚕吐出的丝,这种丝相对于桑蚕丝更粗,更适合东北的气温,绣出的衣服保暖性好。此外,改良的靺鞨绣,采用了“鸡爪针”的针法,每一层丝都有自己的色彩,因此绣出的色彩更加接近真实的色彩。同时,因为柞蚕丝的反光能力好,绣品转向不同的角度时,绣品上的景物就会因为光的角度而发生折射,绣面上的景物都会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下,如同水可流动一样。(作者: 李国玉 徐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