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肇东农村金融创新 六招破解农民贷款难
数九寒天,东北地方很多农民都已卖了新粮“猫冬”。而黑龙江省肇东市李木店镇裕村香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内,穿着白大褂工装的七八个社员仍在小米生产线上过筛、灌袋、密封,一盒盒绿色种植、包装精美的小米堆得快到房顶,正等着发货,1斤就比普通小米多卖五六元。
“之所以有钱搞农产品加工,就是因为有贷款支持。”属于该合作社的黑龙江裕村香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旺说,合作社经营8200亩土地,每年的生产投入就得1000万元左右,根本没钱再投入。幸好有担保公司担保,合作社用土地做抵押贷了100万元。
“农民贷不到款并不是银行没钱。”在肇东市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庞树军看来,当前农村金融的问题是银行“想放不敢放”和农民“想贷贷不着”的“断桥”。为解决这个问题,肇东创新6大“招数”,促使全市2014年涉农贷款余额达到74亿元,比上年多投12亿元。
第一招:“金担农”——裕村香合作社的贷款模式。去年茂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6家商业担保公司在肇东市成立,市政府注入2000万元专项担保资金,并协调银行以1:10的比例放大为农民担保,减少银行“想放不敢放”的担心。目前肇东已有7家金融机构已发放此类贷款6300万元。
第二招:产业链担保。随着农业企业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肇东探索产业链担保模式,即由企业担保,金融部门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贷,新型经营主体保证向企业销售农产品。这样金融部门风险降低,新型经营主体顺利贷到款,农业企业得到农产品原料,实现共赢。庞树军举例,仅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为一家新型经营主体的7000亩水田提供担保,龙江银行就放贷600万元。
第三招:质押信贷。肇东建信村镇银行等5家银行还以农产品订单、土地经营权预期收益等7种质押产品,直接向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2亿元。
第四招:权能抵押。“虽然贷款产品多,但大多以土地确权登记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凭证,贷款就难了。”庞树军说,为解决土地未确权农户的贷款难题,肇东市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对无争议、四至清晰,并经市乡村三级核实公示的土地出具“视同确权”证,给金融部门作抵押。目前该中心正为5.6万亩耕地办理“视同确权”证,三家金融机构已同意据此放款2300万元。
第五招:“银保链”。银行不愿意向农民贷款的主要原因是担心遇灾时农民偿还能力差。为此,肇东规划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保单”的模式,即新型经营主体将参加农业保险的保单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给银行,如果出现灾损,保险公司直接向银行偿还贷款。
第六招:信用担保。去年肇东开始建设新型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达到一定等级的新型经营主体,银行就可无抵押授信,目前当地已有9家金融部门免抵押放款1140万元。
“不管哪种贷款形式,只要搭好抵押担保平台,建立起让金融机构放心的市场体系,金融机构就会闻着味来。”肇东市农村信用联社主任矫洪海说。
在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丽娜看来,肇东创新农村金融的几种模式是很好的尝试和探索,是创造性的改革试验。黑龙江省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允许基层在遵循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大胆尝试,探索让金融部门放心放款、农民容易贷款的多种形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