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科学调整种植结构

04.01.2016  09:57

  冬季,气温寒冷。然而,肇东市五站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推进绿色瓜菜棚室种植基地建设,由苏萌园林在东安村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设的10余栋北方最先进的日光温室内却是“春意盎然”,10多名农民忙着铺土、扬粪,为明年栽植做前期准备工作。 

  近年来,肇东市发挥距离哈尔滨较近的区位条件优势,找准发展路径,面向市场需求,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由以往的松散式经营向集中连片经营转变。通过提高标准、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卖点增加效益,引导广大农户减少用肥、减少用药、减少损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绿色特色作物和蔬菜种植面积,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依托种植大户、合作社采取棚室种植和拱棚种植相结合的模式种植叶菜、香瓜,后期辅种黄豆角、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带领农民由原来传统种植模式向绿色特色经济种植模式转型,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现在,农民正在把今年收获的新小米倒入机器进行加工,通过机器的脱壳、筛选、打磨、色选等一系工序精深加工后的小米金黄光亮,比过去原始粗放加工的小米更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全村有6000多亩土地流向了有机小麦、谷子、玉米、白菜、荞麦等高效农业中,既优化了种植结构,又不断放大黑土地农家肥的品牌优势,获得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被评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黎明镇长富村俊龙谷物合作社理事长李俊龙介绍说。据了解,黎明镇通过重点扶持、典型引路、抓龙头企业等措施,逐年扩大绿色谷子种植面积。以合作社为载体,从选种、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及收割等生产环节入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绿色谷子已成为引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该镇5家小米杂粮合作社的农产品全部被认证为有机食品,作物种类达到25种,有机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农民手中握着的“金钥匙”。 

  如今,肇东市通过不断示范引导和后期经济效益的推动,绿色瓜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用农家肥种植,村民的收入发生了质的改变。向阳乡瓜菜协会通过在科研实验、示范辐射、培训带户、种苗繁育等环节上下功夫,指导农户按季节、瓜型、品种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早熟香瓜、高产香瓜和耐运输的礼品香瓜,发展600多农户和8000多亩耕地,按照绿色有机生产标准种植瓜菜,长出了货真价实的“金银财宝”。“香瓜每亩投资3000多元,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拔草,全部按照自然规律生产的绿色香瓜效益可达1.3万元。香瓜销售后,地块又可复种秋白菜,亩经济效益2500元左右,比种玉米强多了”。 向阳乡瓜菜协会会长许彦彬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