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农户发展高效农业 成本账里找差距
本网讯(赵敏黾) 专家表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有人说,大户与小户种地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11月26日,记者来到肇源县,采访了民意乡、和平乡、古恰乡的3位农民。
田纪鹏是民意乡大庙村的种粮大户,今年种了7300亩玉米。
为啥?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获,好管理,大机械进地,转几圈就把地种了。
说起连片耕种的好处,田纪鹏算了备耕、春种、夏除、秋收4笔大账。
备耕时,田家用了7300袋优质种子,每袋比市场价低30元钱,复混肥每斤比市场价低0.3元。
春种,又省下一笔。田家光大型机械就30多台。免耕播种机一次性把籽、肥下地,省了灭茬、整地、滤水3个环节。
苗期深松、夏除时,田家用的是自家机械,免去了雇人的费用。
收获时,田家用自己的收获机收地,又省去了一笔人工费。
4笔账加在一起,田家种一亩地的成本是360元。其中,种子每亩70元,化肥每亩240元,春种费用每亩2元,中耕每亩地3元,除草每亩30元,收获每亩15元。
还有一笔增收账。由于选用的品种好,外加大型免耕机播种,亩产达到了1900斤。与普通农户相比,田家每亩多出500斤。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大面积种植土地,因实现了规模化,成本也就降下来了。
再说和平乡的刘宏伟,他种了1200亩玉米,虽然没有田家的多,但经过改良后的盐碱地玉米亩产达到了1500斤。
刘家购买的种子、化肥都比市场价便宜,而且机械和用工都是自家的,算下来,每亩地投入成本400元左右。
同一个积温带,同样的年景,同一个县,古恰乡孟克里村的刘羽却与两个大户有着截然不同的春种和秋收经历。
不同在哪里?记者在采访中找到了原因。
刘羽家今年种6亩玉米,老两口外加一个70多岁的老爹,三个人用一台小四轮播种,起早贪黑干了4天。
刘羽最后掐指细算:春种时,种子每亩90元,化肥每亩地240元,雇人灭茬、整地,又坐水种的,加在一起一亩地又是60元的费用,中耕时趟了两遍地每亩25元,除草剂两遍每亩30元,秋收雇用机械每亩60元。放在一起,每亩地投入505元。
一算一比,算出了效益,比出了差距。肇源县经管站站长崔玉龙说,田纪鹏家的玉米之所以能达到亩产1900斤,机械、科技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土地连片。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过流转才能发展大规模、集中型、现代化的高效农业,这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肇源的286万亩耕地中,有55万亩进行了流转。明年,流转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