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头泡蓄滞洪区 松花江防洪大局“最骨干”
刘刚 董英 记者 黄春英 宋晨曦 常春晖
对松花江流域胖头泡蓄滞洪区的采访,将记者的记忆拉回到了1998年夏季那场难忘的洪水:
1998年8月22日,松花江第三次洪峰到达哈尔滨,洪峰水位120.89米,超过1957年的历史最高水位0.84米,相应流量17300立方米/秒,洪水频率150年一遇。
当时,洪水已漫过哈尔滨市区内松花江的江堤,江边的斯大林公园被层层沙袋封闭。记者将裤腿挽起,趟着及膝的洪水在斯大林公园采访抗洪现场。
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建设者满怀信心的告诉记者,胖头泡蓄滞洪区是哈尔滨市的防洪门户。历经多年建设,现在,胖头泡蓄滞洪区已具备了应急分洪蓄水能力,当松花江干流再发生大洪水时,它能发挥蓄洪削峰作用,使哈尔滨市城市防洪能力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1998年的洪灾不会再出现。
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治水为治国安邦之本。修建胖头泡蓄滞洪区这一松花江流域防洪骨干调蓄工程,保证松花江流域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平安,也是省委、省政府及我省水利工作者的夙愿。为此他们筹划了多年,不懈的努力。
1998年那场洪水让人们见识到了美丽的松花江无情的另一面:那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当时洪水峰高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其中哈尔滨洪峰水位持续了31小时。而由于松花江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只能依靠水库和堤坝防洪,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在整个松花江流域,哈尔滨市的重要地位毋庸赘言。由于哈尔滨市主城区位于松花江南岸,其道里、道外等主城区更是处于洪水风险范围内,直接受洪水威胁的人口占城区人口的一半。因此一旦发生洪水灾害,损失不可估量。
此前,哈尔滨市城区的防洪工程措施以堤防为主。如果通过加高培厚堤防,其防洪标准只能达到100年一遇,而且需要相当大的工程投资,还会给城市建设、景观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近几年,水利工作者经过科学缜密的论证勘测,确定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即以干流堤防、尼尔基、丰满等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和胖头泡、月亮泡等蓄滞洪区构成松花江干流防洪工程体系。其中胖头泡作为骨干工程,在哈尔滨市防洪总布局中举足轻重,一旦发生洪水,它可以发挥临时分洪、滞洪的关键作用。
据胖头泡蓄滞洪区管理处处长马春驰介绍,在两年多的应急工程建设中,新建堤防21.59公里,加高加固堤防21.86公里,新建排水涵闸3处,累计投资1.79亿元。目前,胖头泡蓄滞洪区外部围堤已全部实现闭合,可分洪蓄水41亿立方米。完全建成后的胖头泡蓄滞洪区,将与白山、丰满、尼尔基水库及现有城市堤防一起承担防洪任务,确保哈尔滨市能防御200年一遇洪水。
当前,胖头泡蓄滞洪区一期应急工程已完成,即将启动二期建设工程。在二期工程建设中,胖头泡蓄滞洪区面临的任务是加高加固外部围堤,以免启用后,洪水决堤涌入大庆油田腹地,造成二次灾害。同时修建安全撤退道路、安全区等安全设施及预警预报系统。这样一旦发生洪水后,能对蓄滞洪区内居民进行避洪安置,确保蓄滞洪区10个乡镇17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马春驰说,现在他们正在做二期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料场选址已完成,8月可开工建设,力争用两三年时间完成所有工程建设任务。二期工程预计总投资13.3亿元,将建设外部围堤9段、安全区4处17段围堤、穿堤排水建筑物10座、老龙口分洪闸1座。工程完成后,区内最高蓄水位可达131.67米,最大总库容达到45亿立方米。将来如果启用,既能保证洪水“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达到防洪最佳效果,又能保障蓄滞洪区居民安全。
同心村段新建堤(迎水坡)。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