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精准脱贫工作实践与思考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他拉村第一书记 黄贵超
当前,我省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打好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战,是对驻村第一书记的最大考验。我作为巴彦他拉村第一书记,面对这种考验和挑战,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集中精力从破解脱贫难题入手,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该村脱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精准脱贫工作实践
巴彦他拉村是杜蒙县巴彦查干乡的南大门,距县城80公里,林肇公路(省道201)贯穿全村。全村665户、229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46%。截至2014年末,全村有贫困户313户、918人。2016年3月,重新识别贫困户34户、98人。其中,因病致贫15户,占44%;因缺资金致贫6户,占18%;因学致贫1户,占3%;因缺劳力致贫2户,占6%;因灾致贫10户,占29%。贫困发生率下降近36个百分点。
一是强化基层党建,让精准脱贫有保障、有支撑 。2014年以前,巴彦他拉村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村党员63人,多年未召开过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2014年末换届,新“两委”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年轻近10岁,但主要成员均没有村干部经历,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工作热情有余,但领导能力不足,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思路不清。我刚到村里时,村干部不是讲困难就是伸手要钱要物,谈怎么干的少,谈发展的更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从村干部入手,努力探索抓好党建工作新思路,积极推行“党建+精准脱贫”新模式,每次党课或者会议之后,都安排脱贫工作大讨论、农业技术讲座、致富案例研讨等内容,用“贫困不会生根,落后不会永远,奋斗就会致富”的理念凝聚脱贫思想共识。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全村党员大会10多次,村党支部委员会议近30次,村委会坚持每周例会1次,组织党课学习20多次,培养后备干部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极大地增强了村“两委”班子在脱贫攻坚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转变落后观念,让精准脱贫有动力、有愿景 。受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多数村民贪图安逸,不愿寻求致富新路,认为日子过得去就行,把国家扶持救济作保底。据2015年统计,全村种植业户年均收入1万元左右,日常生活仅够维持。村里的现状让我感到,实现精准脱贫必须改变村民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富口袋,必先富脑袋”思想,驻村工作近两年,全村600多户,我几乎全部都入户走访过,先后召开村干部、党员群众座谈会20多次,通过与大家聊家常、唠生活,动员鼓励村民要鼓足摆脱困难的勇气,坚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经过不懈的思想工作,村民思想活了,村干部劲足了。村里的第一个新生事物——注册了巴彦他拉村养殖奶牛股份合作社,吸引入股资金32万元,入社社员近300户,形成了以伊利公司为主体,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养牛户为基地的产业利益连接机制。同时,依托毗邻省道201的区位优势,计划新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路边销售市场1处,并且以资金补贴的方式扶持村民养殖小笨鸡、笨鹅、散养猪等绿色生态家禽(畜)。鼓励村民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创建绿色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店。截至目前,全村已经注册网店20多户,日高峰订单达到100单,利润1000多元,这一套脱贫组合动作,对全体村民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精准脱贫有力度、有深度 。全村3个屯共有主次道路24条、10多公里,由于长期投入欠账,2014年之前的道路硬化率为零。绝大部分水利设施都已经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实际情况,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筹措资金,并实行专款专用,全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投入600多万元,硬化村内巷道8.4公里,新建便民服务室1处,全村3个屯各建1处休闲广场,并安装了健身器材。新建篮球场2处,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新打抗旱井37眼,栽植糖槭树、银中杨等绿化树木7000多棵,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四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让精准脱贫有路径、有导向 。全村3万多亩耕地全部为旱田,玉米种植面积在90%以上,2016年受玉米价格下行和夏季干旱的影响,全村减产和绝产面积约三分之一,村民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有效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村干部积极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村民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的原则自主经营。预计2017年,全村将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约10000亩,通过定单式种植方式,增加青贮玉米、苜蓿等饲料种植面积约1500亩。同时,扶持村民种植绿色无公害小米、豆类、花生等,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五是全力发展农业产业,让精准脱贫有基础、有依托 。2015年年底以来,伊利公司转向标准化奶牛牧场收购鲜奶,由于我村没有牧场,造成散户牛奶销售链断裂,村民奶业收入严重下滑。2016年,大部分养牛户奶资损失超过10000元,一些农户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全都指望奶资收入,伊利公司收购牛奶方式的突变,让这些农户生活水平直接跌到贫困线附近。村里感到,如果没有牧场,全村不但不能脱贫,反而会致贫。为此,我争取省民委投资800万元,谋划新建5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牧场1处,目前已经完成立项、环评、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工作,计划2017年春季破土动工,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为精准脱贫奠定扎实基础。
六是极力争取各界帮扶,让精准脱贫有热度、有氛围。 经过一年多的扶贫攻坚,对于具备劳动能力且处于贫困和非贫困边缘的农户已经脱贫了。目前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全村不足100人。这些人主要是因病、因学、因残和鳏寡孤独致贫,这当中很多人已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生活。为了让这部分人脱贫,积极协调上级部门救济,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帮扶。截至目前,累计为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争取到捐赠现金、药品折合人民币30000多元;累计为巴彦村小学的108名学生,争取到捐赠的衣物、学习用品等折合人民币20000多元;资助村贫困高中学生1名,真正实现全体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绝不能让这部分人掉队。
通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感到,巴彦他拉村的精准脱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干部思想盲目乐观,认为按照现行标准,脱贫没有太大问题,对脱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二是极个别贫困户脱贫愿望不强烈,“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对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支持依赖心理较重;三是产业项目拉动脱贫的效果不明显,立村产业还处于发育阶段,规模较小,并且受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
二、精准脱贫工作思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抓实抓靠抓好,早日打通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
思考之一:切实抓好精准脱贫工作,必须强化基层党建,坚持走党建“主业”与脱贫“主责”相统一的路子 。过去,巴彦他拉村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为尽快摘掉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帽子,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支委会研究确立了“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行“党建+精准脱贫”模式,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在最短时间内聚拢了人心、凝聚了党心,全村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脱贫攻坚,重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好基层党建就抓住了脱贫致富的核心,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就拢住了民心。目前,巴彦他拉村已摘掉党组织软弱涣散帽子,村“两委”干部在群众面前也有威信了,在村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村民的收入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思考之二:切实抓好精准脱贫工作,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推行“村民自主+政府扶持+”投入模式 。垃圾遍地,杂草乱生,土路交错,每逢阴雨天,泥泞不堪,寸步难行,这是我刚到巴彦他拉村时的真实写照。“这路太差了,黄书记帮我们把路修了吧”,这是村干部和群众的声音。我深感责任重大,心里总在想,一个村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修不起,还谈什么发展,从小处看,影响的是出行;从大处看,影响的就是人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村委会上提出了“村民自行拿一点、争取上边扶一点、争取其他帮一点”的“村民自主+政府扶持+”的资金投入方式,得到大家的普遍支持。实践证明,改变贫困村积贫积弱现状,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和减灾的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扶持和自筹资金,持续改善“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这是唤醒民众、凝聚人心、提高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必备条件。
思考之三:切实抓好精准脱贫工作,必须精准施策,坚持项目支撑与壮大集体经营收入相统一 。巴彦他拉村资源匮乏,村集体已经连续多年无积累,历史负债100多万元,仅靠转移支付的有限资金维持运转。要真正实现脱贫,不能总是躺在党和政府的怀抱里,必须要研究自身“造血”功能,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对于巴彦他拉村而言,老百姓最受益的产业项目就是牧场。为此,我积极争取省民委投资800万元,谋划新建5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牧场,预计牧场投入运营后,村集体可获得固定利润收益,不断壮大村集体积累。同时,依托牧场,牛奶销售价格可以进一步提高,促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料种植,不仅可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可以增加村民收入。牧场还可以就近解决部分村民的用工问题,缓解村民就业压力。以牛粪为原料可以生产有机肥,发展绿色经济,全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就此形成。
思考之四:切实抓好精准脱贫工作,必须防止乍富即贫和脱贫又返贫,亟需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扶贫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艰巨的社会工程。短期“输血式”脱贫见效较快,如何增强贫困户、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应从建立长效机制、刨掉“贫根”上下功夫。实践证明,巴彦他拉村奶牛养殖户受外界影响而重返贫困边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防止脱贫返贫,必须坚持国家脱贫攻坚系列政策与贫困村脱贫实际相结合,在贫困户精准识别、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上创新举措,在脱贫验收的责任、严格贫困退出标准上求精准,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上求突破,在提高贫困户主动参与和致富能力的实践上求发展。建立市、县、乡、村分级负责和政府、贫困户“双认定”的贫困退出验收责任机制,为防止数字脱贫、乍富即贫、脱贫又返贫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