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的单板如何接地气

26.01.2016  11:05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5日体育专电 题:腾空的单板如何接地气

  新华社记者王君宝 杜刚 韦骅

  如冲浪般脚踩单板,在深约7米的雪池内来回翻腾,腾空后作出转身等动作。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发明了它,此后风靡世界,无论是比赛者,还是观众,无不为之兴奋不已。

  “你看我们在上面滑,下面欢呼,但结束了还是各走各路,有距离。”国际雪联单板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总冠军得主张义威在冬运会U型场地边说道。

  2003年中国正式成立单板滑雪队,彼时距离单板滑雪进入冬奥会已十年。5年后,中国人便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但过去8年,作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单板滑雪选手,如何“接地气”还是张义威最关心的事。

  在张义威的记忆里每一次单板滑雪比赛都会吸引众多观众,这几天的新疆天山天池滑雪场也人头攒动。“我们国家的单板滑雪进步很快,以后也会越来越好,但实现项目发展还是需要大家一起。”其中硬件条件便是首要问题。

  “U型场地太贵,会开修雪车的人也不多,中国就东北、北京有几个场地,我和史万成、刘佳宇几个人都是在美国训练,成本很高。”他说。

  不少单板滑雪运动员介绍,在国外有很多小公园,无需大修U型池,在一些普通雪道修一些坡道、小跳台,单板滑雪爱好者就可以做一些小动作培养兴趣。“你做了就会有人尝试,慢慢人就会多,不然没人能接触到这个运动。”张义威说。

  而在竞技体育为主的培养体制下,单板滑雪自身成长环境所带来的运动特性往往得不到释放。乌鲁木齐队的达尔民介绍,作为极限运动,单板滑雪运动员富有性格,动作往往也会出人意料富有观感,更会吸引普通大众参与。

  在中国单板滑雪界,非专业运动员也往往会在大众中有更大的影响力。“你像何伟、王磊,他们带起的活动在北京等地很有影响力,而像我们专业选手有很多冠军,但人家只会认为你厉害,和大众靠不着边,实际上就是一种脱节。”张义威说。

  同时大众爱好者的薄弱也往往会限制优秀运动员的产生。“我们国家运动员动作难度还是差一点,像反脚1080度的动作我们男子能做的就比较少。”张义威强调,如今单板滑雪在中国已经朝着低龄化发展,很多10岁出头的孩子对单板的认知程度、水平都比他们同龄时高了很多,于是快马加鞭地进行推广成为他目前关注的焦点。

  “我最近在努力靠近大众,2月16号在崇礼雪场就会有一个我做的训练营,我买的设备和气垫,请美国两个顶级教练和我一起负责教学,所有年龄凡是有点基础的都可以来。”张义威坦言,目前报名人数不是太多,活动也仅仅是试水,但以后肯定会持续做下去。

  “今后硬件条件上去的情况下,价格要降下来,这样玩的人多才会带动更多人,国外很多地方都有U型池,大家花一点钱就能进去。”张义威认为,单板滑雪这种技巧性的项目特别适合中国人,对于未来他也充满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