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还路于自行车"试点启动 取消占道停车位
上午9时5分,刚过北礼士路路口,一辆想直接开进自行车道的银色小轿车突然急刹停了车。透过后视镜看看后方,司机倒了半个车身,向左打轮驶入了主路。
为何会这样?在司机刹车的正前方,有一段和柏油路颜色完全不同的红色路面。这种鲜明的提示向路上所有人昭示着,这里是自行车道,机动车不得驶入。
“就该这样!以往这条路,汽车太多,骑自行车都得绕着它们走!”看着这辆车倒开,一位行人说。
这是西城区一处面积能覆盖10平方公里、总长34公里、涉及29条道路的自行车示范工程区域。从2013年本市推出《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地方标准之后,无论是从新城、还是到核心区,都开始推行“还路权于自行车和行人”的城市出行方式。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自行车示范工程”在全市仅有两个试点,其中西城区为城内的第一个试点,另外一个试点在位于京北的怀柔。这两个区域,都将坚持“安全优先”和“路权优先”的原则,进行建设。
目击
自行车道“瘦身”反而更好走
最近一段时间,百万庄大街上也增加了不少这样的红色路面。和以往相比,这条车道还增加了护栏、提示标志,而且护栏的安装位置也在非机动车道内,相当于给自行车道进行了“瘦身”。
自行车道被汽车停车位占据、机动车占道,让骑自行车的人不好走,这已经是近年来频频被关注的话题。但这是否意味着,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应该扩宽呢?专家的答案是,不。
“非机动车道不好走的原因,主要就是机动车停车,甚至是违法停车;根据我们的调查,自行车道、步道宽度如果超过3.5米,就会出现机动车违法停车现象。而当自行车道宽度小于3.5米时,这种情况会大大减少,但仍旧能保证自行车行驶的有效空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专家说。
大约8年以前,这所研究院就启动了针对 北京 交通的调查。而这样的理论和结果,正好在百万庄大街上进行了实验。
“在这条大街上,最窄的自行车道大概是2.5米宽;我们要确保能让两辆自行车并排行驶相互不受影响,又要挡住汽车挤进去的路。”西城区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新增加的一排隔离护栏,是紧贴着原有划在地面上的分割线而设置的。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道的位置留得相对充分,而护栏的基座、底座,都安排在了自行车道这一边。
“这种摆法也是为了让自行车出行更顺畅。你看,少了几十厘米,仍旧不影响两辆自行车并行,但大一点儿的汽车开进来就很困难了。”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于昨日10时、14时两次来到百万庄大街西段, 发现 确实如这位负责人所说,在设置了护栏的自行车道中,没有一辆机动车停靠。
通过设置机非隔离护栏、人行步道护栏及电子监控设施,保障自行车路权;铺筑自行车道彩色防滑路面,施划标志标线,设置车道标志等,提高自行车道识别度;增设自行车停车设施,加强自行车停车秩序管理;对特殊地段试点实施自行车道后绕公交车站改造等,提高自行车通行连续性及安全性。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改善交通秩序,提升城市面貌。
后招
取消停车位探头跟着上岗
作为目前惟一的城区试点,西城区自行车出行示范工程覆盖的区域有多大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面积不小的框——南起白云观街北里、复兴门外大街、复兴门内大街,北至车公庄大街、平安里西大街,西起三里河路,东至西四南大街、西单北大街,包括阜成门外大街、白云路、三里河路等29条道路,总长约34公里。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在这个区域里自行车会更畅通无阻?消息有好有坏。
据属地负责人介绍,他们将陆续取消这个区域内的539个占道停车位,同时在公共交通站点附近增设300至500辆自行车,让自行车出行更方便。据了解,对道路的改造预计将在11月完工。
记者发现,即使在已经敷设完成的路段,机动车占道停车的现象仍旧没有根除。
金融大街也是试点区域中已经改造完成的道路,但汽车司机开始变相“堵路”,把车停到了设有隔离带、自行车标志的自行车道一端,或者在靠近公交车站、无法设立隔离带的地方“加塞儿”,也堵住了下一段自行车道的入口。
在百万庄大街上,自行车道虽然已经窄到机动车几乎无法通行的地步,但凡是遇到路口、自行车道隔离带断开的地方,几乎都堵着一辆汽车。骑车人不得不绕开这些车辆,再从车头和隔离带顶端的夹缝中钻回自行车道。还有一些骑三轮车送货的人,看着钻进去无望,干脆上了机动车道。
对这样停车、占道的汽车,就没法儿治吗?
“有。”西城区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目前试点的区域中,相关部门计划增加24组摄像头,对机动车占自行车道和停车两种行为进行监测。目前,敷设摄像头的工程已经开始布线,11月将和道路整治一起完工,直接“上岗”。
展望
10年内推动自行车回归城市
“北京市里汽车越来越多,不断侵蚀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我住的月坛地区,在有隔离设施的道路上,自行车道停满了汽车,人行道很多地方也被乱停车占道……”在市发改委网站首页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专栏中,北京市民马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
每天上下班都要靠自行车的他,每天都不得不与抢道、占道的车辆并行,“险象环生”。
而对家住在南礼士路北段的徐先生来说,每天到南礼士路南段的单位上班,只能依靠步行。“这条路太堵,开车就堵在儿童医院西门;自行车经常被别开,还不如走着。”他说。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缓解交通拥堵看,自行车是解决5公里内短距离出行和接驳换乘的理想方式。据统计,本市约三分之一的小汽车出行距离小于5公里,引导市民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将大幅缓解当前交通压力,引导绿色出行。
而月坛地区,也将在11月发生改变。这位负责人还说,试点完成之后,本市将总结试点经验,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系统建设,力争利用5到10年时间,结合微循环道路建设、停车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完善路网结构,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编辑:刘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