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专访 吹响船海装备制造业的“集结号”

20.11.2015  11: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海领域历经3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后,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位居第一,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迅速,船舶配套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我国船海领域主要高校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助推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近日,该校校长姚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现状、高校如何切实落实“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及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记者:作为我国最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综合性、战略性产业,我国船舶工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势如何?
  姚郁:我国船舶工业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产业创新提质、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一是船舶工业长期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业链低端,面临着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二是原有的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受到挑战。三是高端优势尚未形成: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极高,如新加坡钻井装备和生产存储装备等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60%,而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很低。
  但同时,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机遇,一是随着海洋开发力度加大,国际市场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日益旺盛,预计到2020年,这一市场需求将达到1700亿美元,到2025年增至2600亿美元。二是凭借工业规模、工业体系和人才技术的诸多优势,我国的船海装备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是继高铁和核电装备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中最具备“走出国门”基础的代表性产业。另外,《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包括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列入十大重点领域。我认为,这将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必将成为海洋强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记者: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面临什么瓶颈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姚郁:目前,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存在三个方面的瓶颈问题:一是基础共性与核心装备自主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技术船舶和深海作业平台基本设计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尚未改变,系列高附加值船型设计建造能力尚不具备,船舶动力、船舶自动化等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契合度不高,表现在行业高端领军人才、特种技术专门人才相对缺乏;三是创新体系中各单元定位不准,表现在技术封锁和壁垒现象严重,导致恶性无序竞争、资源重复投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推广链条不通、渠道不通畅。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由此导致创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目标不聚焦、生产服务性平台发展滞后,不能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突破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对于这样的瓶颈问题,您觉得有什么解决方法?
  姚郁:《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同时,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尤其提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我认为,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势在必行,吹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集结号”,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利器。
  记者:对于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您有什么建议?
  姚郁:这个创新中心最根本的定位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以及高端人才基地,为我国船海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这需要该领域的各“国家队”共同努力来支撑大协同、真创新。
  中国船舶大学联盟、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组织、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优势平台与组织可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以研究院所、海上科研综合试验场为重要基地,以重大创新任务凝聚国内中船重工、中船工业等行业、产业巨头,开展协同创新,使创新中心成为该领域的产业化平台、技术应用研发平台与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中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船海领域若干重大方向“国家队”、该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该领域军民技术融合创新发源地、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该领域复合型人才原产地和该领域国际化竞争桥头堡,为船舶工业转型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以船海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核心,完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组成部分。
  记者: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举全校之力服务于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海军装备、核能应用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您认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优势在哪里?
  姚郁:在这个创新中心中,哈尔滨工程大学是“集结号”中响亮的强音之一。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以在创新中心中得以彰显,利用协同创新的贯通式平台,可以培养更多高端创新人才,也可以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行业和产业更好地服务。通过创新中心,大学与政府、企业、院所需要休戚与共、深度融合、全面协同、相得益彰,集成各自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同时,新的历史机遇也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是创新过程中承接思想到产品的纽带,也是装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在为相关领域建设培养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借助“创新中心”的平台,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船海领域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供“源头活水”。
  目前,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组建的中国船海大学联盟已成立5年;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已运行3年,并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机制,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世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ICNAME)已成立3年,得到国际业界与学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参与;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技术研究院则以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为突破口,已形成 9大研究方向。
  同时,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有力的平台保障能力,拥有水下机器人、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船舶导航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各专业研究平台齐备;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烟台海工研究院行;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共建中船动力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共建军民融合船海示范基地及海上科研综合试验场也已投入建设。
  记者:近年来学校取得了哪些成果,有效地支撑了中心建设?
  姚郁:目前,学校已牵头落实数值水池创新工程(一期)、低速船用发动机创新工程(一期)、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创新工程等数项重大创新任务。正在牵头组织论证水下生产信息支持系统、极地船舶装备工程、海上能源岛示范工程等数项重大创新任务。
  经过多年艰苦攻关和不懈积累,哈尔滨工程大学已形成深海探测无人潜水器系列化研发体系、深水半潜平台动力定位系统、船用大功率低速发动机重大创新工程、海上能源岛等多项具有填补国内空白意义的引领性科研成果。我们期待着在国家吹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集结号”中,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成果转化,把多年的学术积累、一以贯之的报国情怀转化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强大动力,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