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做勇攀科研高峰的团队

09.02.2015  10:25

  记者 韩雪

  早在201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就被国家自然基金委评选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实现了东北三省医学院校零的突破。而今,该团队已跻身国家重点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承担单位,正在开始一段新的科研里程。

  回首艰难的奋斗历程,学科带头人杨宝峰院士感慨良多:“要想在学术上、专业领域里有所斩获,关键离不开两点,一是团队的紧密合作,二是每个人的努力拼搏。”

  近年来,聚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麾下的三十余位成员中,90%拥有博士学位,三分之二为留学归国人员,不仅有多名博士生导师,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目前,该团队拥有多个用于重大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药物研发的高水平实验室,摘取了一个个骄人的奖项和成果。

  哈医大精神: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

  药理学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是源于哈医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精神的推动。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科创建于1938年,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招收博士生,同年成为国家临床药理学博士后工作站;2003年成为我省重点实验室,同年成为科技部与黑龙江共建生物医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经历几十年的成长,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医学工作者,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校创始人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扑灭了“噬杀6万生灵、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传染病”鼠疫;于维汉院士“创新奉献”,坚持32年如一日深入病区,口对口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500余例,抢救数以万计的患者,最终消灭了威胁16个省区1.24亿人口的克山病;三氧化二砷治疗M3型白血病、心脏移植等一个个医学难题被攻克……这一切,体现出哈医大人不为艰险、勇于攀登医学高峰的大无畏精神。

  被这样的精神感召着,哈医大药理学团队在医药卫生事业的征途上齐心跋涉,聚力前行。

  创新为本: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

  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等重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基于这些疾病的危害和发病机制不清的问题,多年来,药理学团队聚焦于重点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致力于重大心脏疾病发病和防治基础研究;心肌肥厚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和血管损伤及修复机制研究等,经过多年努力,药理学团队视创新为生命,先后发现了Micr oRNA是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调质;发现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很可能是通过抑制了β受体-cAMP-PKA信号传导通路,调节了异常升高的miR-1,进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对此,国际著名生理学家认为,“这一发现为研究心律失常和猝死相关的新分子信号通路迈出了令人兴奋的一步,是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为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带来了希望。”

  他们还发现了“抑制BMP4可以抑制压力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该发现为心肌肥厚和心衰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高血压》杂志编委会按照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人群调查三个类别评选出2013年度Top论文,此举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高血压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事业召唤:精英团队续写辉煌

  近20年来,哈医大药理学教研室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培养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祖国各地。

  药理教研室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71人,硕士研究生323人,先后有19人次到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康涅狄格大学、印第安纳普度大学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修。

  同时,药理教研室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药理教研室多年被评为学校、学院先进教研室、“三育人”先进集体和“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先进称号。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其中杨宝峰教授当选“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第六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哈尔滨市长特别奖”,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7项,编写教材22部,教学参考书19部。

  注重交流合作,提升教研水平。多年来,教研室年均邀请并选派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和瑞典等国家的知名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20余人次,每年参加各种学术会议20余人次并作大会报告,主办了“全国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研讨会”、“第一届中俄国际药理学研讨会”、“第三届中俄国际药理学研讨会”及“哈尔滨离子通道及药物研发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干一行爱一行。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要认真做好,这就是我们一直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杨宝峰院士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之所以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是发展祖国医药事业的宏伟目标时刻在召唤着他们,并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