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反腐热词成为“老相识”

05.11.2014  10:43

  据新华网昆明11月4日电题:莫让反腐热词成为“老相识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

  随着今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相继出炉,“山头主义”“能人腐败”“封闭式权钱交易”等成为新一批反腐热词。热词精准地指向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的腐败现象、腐败案件,更暴露出制度上的缺失与漏洞。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和重要任务,我们应把反腐热词作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的指路牌,创新制度堵塞漏洞。

  从今年7月底开始,中央巡视组对广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陕西、黑龙江、四川、江苏等10个省区市开展常规巡视,同时对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一汽集团开展专项巡视。目前,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清单”大都出炉,新一批反腐热词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这些热词一针见血指出一些地方腐败问题的特点和趋势。例如,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个别地方教育、卫生、政法、交通、国土资源等部门腐败案件高发频发,“靠山吃山”现象突出。

  但热词并非仅仅是某地某部门独有的腐败问题,其最大价值是这些案件、现象背后暴露出的带有共性的制度漏洞。例如,“山头主义”指向一些地方缺乏党内民主,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漏洞;架“天线”、搞“勾兑”等揭露出一些地方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问题不少;“小贪巨腐”“能人腐败”揭示出当前基层权力寻租机会多、空间大、监督缺位,已经严重损害百姓的切身利益。

  从某种角度看,反腐热词折射出巡视工作的深度、广度、力度,承载了人民群众对惩治腐败、纠风肃纪的强烈期盼。针对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各地应严格整改落实、毫不护短。但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眼光局限于办理反馈的线索、案件,而忽视了从个案中汲取有共性的教训,把个案与制度堵漏割裂开来,结果只能是“按下了葫芦翘起了瓢”,整改落实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四风”尚未根除,“去腐生肌”任务依然艰巨。从这一轮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情况看,热词并非都是新词,一些腐败问题总是变着花样出现。这给各地整改工作提了个醒:应多想想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思考是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监督制约制度上有什么漏洞,举一反三,把问题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解决渠道,办理案件与堵住制度漏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筑牢“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防线,别让一些反腐热词成为“老相识”。(完)(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