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经济“逆调节”提升运行质量

06.02.2015  11:57

提质,增效,升级——人们在注视,连续8年经济增速保持全省第一的营口,如何进行经济“逆调节”?

2014年,营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亿元,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0.4亿元,下降13%。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增速回落,但营口经济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投资结构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财政收入质量和收入结构显着改善,实体经济税收增长4%,可用财力没有减少。

以创新驱动提质,靠深化改革增效,向扩大开放要新优势、新空间——揽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于一身,坐拥吞吐量稳居全国前十的大港口,有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有领先全省的强劲发展势头,还有“敢为人先立潮头”的城市文化传统,营口在“稳增长”中抢抓机遇,在绿色崛起中扬优成势。

以创新驱动提质

2014年,营口狠抓以企业为核心的经济运行,工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38亿元,增长7%。该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个,淘汰落后印染产能900万米、电熔镁产能6.6万吨,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融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创新驱动正在成为营口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

瞄准“工业4.0”,营口市正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点,推动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今年将增至42%。该市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争取列入省设立的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展百家科技企业服务行动,参与创建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

汇聚最精粹的能量,打造综合竞争优势,质变悄然加速。

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营口市坚持一企一策,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帮助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盘活存量;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开展“千企转型升级行动”,推动1000户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优化转型;坚持做优增量,加快推进项目投达产,今年力推信义玻璃等100个项目净增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围绕优势抓三产,促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去年营口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去年为41%,今年将增至42%。

靠深化改革增效

退,更加主动有序。营口市减少微观干预,增强政府服务,去年取消行政审批等事项148项,下放271项,新登记企业、公司制企业分别增长49.8%和59.6%,未来将继续清理、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

进,更加积极有为,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营口快马加鞭: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保值增值。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力争在解决国企遗留问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试点等方面先行先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营口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坚决杜绝举新债铺新摊子。在全省率先完成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辅分离任务,通过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去年直接减税6亿元,受益企业2016户。同时,去年营口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减半征收小微企业所得税1.5亿元,4256户企业受益,取消、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

同时,该市加快港口金融创新试验区发展,推进北方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巩固并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力度。

向扩大开放要新优势新空间

营口市委、市政府提出:适应新常态,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以开放引领产业和技术创新,以开放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断创造发展新优势、新空间。

始终将港城联动作为提升开放水平大文章的营口,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促进互联互通,发挥港口牵动辐射作用与沈阳经济区各市一体化发展,促进货值落地、税收落地。

营口另一个一以贯之的坚持,就是围绕项目抓发展,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去年,营口开(复)工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6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9个,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7户。

今年,营口市将加快推进与央企、民企和沪企合作项目以及鲅鱼圈鞍钢二期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营口万达广场年内部分投入运营,沈鼓集团营口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开(复)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1个,让中央振兴东北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营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与之并行的开放思路是,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外贸稳增长,扩大地产商品出口,力争营口汽保、营口管件晋升为省级出口基地,耐火材料晋升为国家级出口基地,努力构建“大通关”格局,全年外贸出口增长6%。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