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民”悄然变化
普通农户储粮意愿下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粮意愿上升——
“藏粮于民”悄然变化
吉林省公主岭市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大县,每年玉米产量300多万吨。为了满足农民售粮需求,2013年全市玉米收购库点增加到61个,并且建造了许多大型罩棚、露天储粮囤,与高大的立筒仓、平房仓比肩而立。图为在中央储备粮公主岭直属库院内,为收粮建造的露天储粮囤。 本报记者 刘 慧摄
吉林省公主岭市山前村万欣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了9000多亩玉米,准备建立一个仓容为3万吨的储粮仓。图为万欣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选好的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用地。 本报记者 刘 慧摄
目前我国粮食仓容压力巨大,“藏粮于民”是缓解仓容压力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国农民一直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农户储粮规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普通农户储粮意愿下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粮意愿上升。农村储粮趋势的变化,对于传统的农村粮食储备模式构成现实挑战。
种粮大户—— 渴望建设储粮设施
江西崇仁县相山镇枧上村家庭农场主袁冬生,今年种植了400多亩水稻。以前因为没有烘干设备和粮库,只好把新收获的稻谷直接卖给地方粮库。今年他投资40多万元购买了大小两台烘干机,正在建设一个能储存20多万斤粮食的粮库。“有了烘干设备和粮库,我就可以把粮食存储起来,择机出售,卖个好价钱。”袁冬生说。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粮食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合作社种植规模达到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粮食产量越来越多,每到粮食收获季节,因为没有粮食仓储设施,如果粮食不能及时出售,大量堆放容易导致发霉变质,致使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建设粮食仓储设施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渴望。
近年来,随着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一些地区存在严重仓容不足问题。鼓励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建设带有烘干设备的粮库,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仓容压力。
刚刚成立的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梓航农业发展合作社今年种植2000多亩水稻,拥有2个粮库,今年6月安装了10台粮食烘干机,日烘干能力达到260吨。合作社社长聂清平告诉记者,他们建设粮食烘干中心主要对自己收购的粮食进行烘干降水,然后出售给粮食加工企业,也为周边农民提供有偿烘干服务。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将不断扩大粮食仓储规模。
对于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镇哈拉哈村达兰家庭农场主周延武来说,建设带有烘干设备的储粮仓还只是一个奢望。他今年种植了4000亩玉米,去年在政府的扶持下自己投资10多万元安装了科学储粮仓,还用木杆铁杆铁网搭建了简易储粮仓存放玉米。但是,科学储粮仓仓容小,不适合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简易储粮仓过于简陋,容易造成粮食大量浪费,而且无法保证粮食品质。周延武等家庭农场主希望将来能建设一个带有烘干设备的粮库。
错时售粮——实现效益最大化
与农户存粮为了满足家庭基本消费需求不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存粮食,主要是为了实现种粮效益最大化。每到新粮大量集中上市阶段,粮价都会出现阶段性下滑,由于没有粮库存粮,不得不早早把粮食卖掉,以至于好粮卖不上好价钱。
当记者走进吉林省公主岭市山前村万欣农机专业合作社会议室时,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的桌子上放着一些粮食烘干机资料。薛耀辉告诉记者,合作社正准备购买一台小型粮食烘干机,已经与一家烘干机制造企业达成购买意向。今年合作社种植了9000多亩玉米,从去年以来,种玉米面临储粮难和卖粮难的问题,去年秋天玉米集中上市时价格下跌,每斤玉米价格只卖到0.86元至0.9元。他们用科学储粮仓储存了一部分玉米,等到玉米行情好转时,每斤玉米卖到1.15元。这让他深刻认识到存储粮食择机销售有着巨大的获利空间。目前合作社已经腾出2万平方米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粮仓,计划建一个3万吨仓容的粮仓,合作社用1万吨仓容,其他仓容为周边农民提供免费存粮服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已经认识到存储环节对于提高种粮收益的重要性。“存储环节是种植粮食的终端环节,也是种粮赚钱与否最关键的环节,粮食储存不了、储存不好,就没有办法实现种粮效益最大化。提高粮食仓储能力,建设带有烘干设施的粮食仓储设施,就可以掌握销售时机和市场动向,实现种粮效益最大化。”薛耀辉说。
合作社、种粮专业大户建设带有烘干设备的粮食仓储设施,从自身经济效益来讲,有利于实现种粮收益最大化,从社会效益来讲,能够实现“藏粮于民”,缓解粮食仓容不足的难题。当然,从目前状况看,如何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粮纳入国家储备粮管理体系,实现农民经济效益和农村储备社会效益有机结合,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资金短缺——亟待加大扶持力度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储粮设施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到资金、用地等等问题困扰,举步维艰,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北大荒股份854农业分公司第一管理区第八作业站的丁胜利今年种植了4500亩水稻。以前他都把粮食卖给北大荒一家稻米加工企业,近两年随着托市收购价格越来越高,粮库收购价高于企业收购价,他就把粮食卖给了当地粮库。早在3年前他就计划建一个2500吨仓容的带有烘干设备的粮库,需要一次性投入200多万元。去年他花费1000多万元购买了4500亩地12年的经营权,因资金紧张,建仓的计划不得不再推迟两年。他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扶持种粮大户建粮仓,这样他们就没有必要急着把粮食卖给粮库,不仅可以减轻国家仓容压力,还可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专家认为,国家鼓励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设施,就应该加强服务,从提高粮食产量、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粮食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所需的资金、技术、服务。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发挥社会资金投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设施是一种必然趋势。现在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从粮食流通领域来说,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粮食银行”,为农民提供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的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存储粮食难题。要大力推广科学储粮仓和粮食烘干技术,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储粮需求。
据了解,2007年以来国家推行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活动,鼓励农民使用科学储粮仓,截至去年底,已经为677万户农户发放科学储粮仓,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储粮食的需求。现在,粮食烘干设备已经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设自然通风仓、烘干设备、烘储仓等初加工设施。这些扶持政策无疑将极大地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的热情。作者: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