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路餐饮”能否转身成风景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李天池)哈尔滨入夏后会得一种“季节性疾病”,它被俗称为“路边烧烤”,其病征是烟雾缭绕、噪音扰民、环境污染。
如何治疗?哈市城市管理者们绞尽脑汁研究治疗方案,曾开出了“穷追猛打,围追堵截”这剂“猛药”,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疾病”仍是反复发作。
从2013年开始,哈市城管部门开始重新制定“药方”——变“堵”为“疏”,“疏”“堵”结合。两年的时间治理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提档从“更名”开始
道里区20个、道外区11个、南岗区27个、香坊区13个、平房区1个,这是7月16日8时30分,至17日8时30分的哈市占道经营举报点位汇总上的数字,记者粗略数了一下,72个被举报的点位中,共有50多个点位和露天烧烤、大排档占道有关。哈市城管局指挥调度处的相关负责人说:“虽然这仅是一天的统计,但和以往的数据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多。”
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是一系列的改变。2013年开始,哈市城管局“接手”露天烧烤和大排档。而这次整治则从更名开始。
“哈尔滨的老百姓有在户外吃饭的习惯,路边烧烤和大排档是基于此需求应运而生,同时这座城市有独特的啤酒文化,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改‘堵’为‘疏’,让治理手段更贴近百姓生活习惯。”哈市城管局基础设施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先是将‘大排档’等称呼统一称为‘街路餐饮’,目的就是通过名词上的改变,让其成为一种城市文化。”
此后,他们又连续两年制定了工作方案。方案中详细规定了设置数量、审批许可、区域划分、设置标准等,“制定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夏季期间街路餐饮的管理,在满足百姓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城市环境整洁有序。”2014年哈市共审批街路餐饮1300余家,今年共审批1000余家。哈市城管基础设施处的相关负责人说:“因为我们提高了审批标准,很多不符合要求的无法取得营业资格。”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道外区宏伟路、草市街、南岗区果戈里大街等街路的精品街路餐饮点位,不见了乌烟瘴气的明火与满地油腻,取而代之的是通透的围栏、红毯铺地……百姓和商家对此都纷纷“点赞”。市民单女士说“:虽然还有明火烧烤的现象,但是能明显感觉到比往年要好得多。”
“我们希望通过管理和引导,让纳凉喝酒、撸串成为一件惬意的事。”哈市城管局基础设施处相关负责人说:“明年我们想尝试网格式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各区相关部门能管多少就审批多少,出现问题,将被问责。”
治理依然在路上
采访中,管理者也并没有回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连日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多次对街路餐饮进行夜查,从香坊、到南岗、再到道里,每次夜查,都会发现违规使用明火烧烤者。
哈市城管局指挥调度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哈市有300多户街路餐饮摊点违规屡教不改,因为违规成本低,前脚收了炉子,后脚还有烧烤工具,有的更是‘流动作战’,加之执法队员人数有限,反弹率颇高。”
相关执法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在执勤时会记录下商家违规行为,收缴烧烤工具,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我们第二天再约谈通知,但流动摊床很难再找到踪迹。”尽管这样,入夏以来,仍是有100余人次的执法队员在执法中受伤。
一位执法人员对记者说:“明火烧烤乐在其中的只有食客与商家,最遭罪的还是居民。”在300多户屡教不改的摊点中,有184家经常被举报,原因是食客“噪音”扰民“。为了避免执法人员与食客的冲突,我们只能让商家与食客沟通,但效果甚微。”
明火烧烤污染环境、噪音嘈杂影响居民、违规者对执法者不屑一顾……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仍然待解。而新问题也在不断衍生。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因为环保烧烤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成本较高,因此有些合法街路餐饮也只是“挂羊头卖狗肉”,只有在执法人员来时才使用,没有监管则继续明火烧烤。
由于各区审批方式不同,有的由城管执法联合审批,由执法局管理;有的则是街道办事处初审,再由区城管局终审……而这样就带来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等一系列管理上的脱节。
采访中,对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们都纷纷表示,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明年治理街路餐饮的措施:“条件允许的话,我们明年将对街路餐饮施行网格化管理”、“对于通风报信、执法不力的执法人员,我们考虑将制定一些严厉处罚措施”。此外,也有执法人员建议,应该制定更加严厉的法律法规来缓解出现的问题。
典型链接
道外草市街昔日顽疾变亮点
道外区草市街是哈尔滨有名的“烧烤一条街”。
过去这里曾为“脏乱差”代言,因为这里露天烧烤遍地,政府管、媒体报、百姓骂,一切如常;如今这里依旧有烧烤,但一切又有了不同。
15日18时左右,记者来到草市街,路边一栋栋的“大棚”排列有序,棚内则是红毯铺地,服务员不时将地上垃圾收进垃圾桶里,记者注意到棚内没有明火烧烤,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因为要求很严格,所以我们都是在室内烧烤。”
“我家是这里的老住户,以前一到夏天,居民楼下的露天烧烤满员出动,窗外烟雾缭绕,噪声嘈杂,环境更别提了,垃圾遍地,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执法人员管过,媒体也曝光过,可一阵风过去,一切如常。”正在附近遛弯儿的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今年这里一下变了样,临街餐饮都规矩了,环境也好了。”
一处顽疾,如何被治好?
有需求才有了市场,如果单单靠“堵”,不但不会被市民理解,反而会加剧各方的矛盾;而只靠“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问题。为把露天餐饮管理引入正轨,道外区执法局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整治”转入“事前预防”,通过“提高门槛,签订协议,预收抵押,严格处罚”等办法,促进管理规范化和常态化。
“商家们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我们为他们放开经营空间。”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与每户商家都签订了《露天餐饮大排档规范管理协议书》,协议书中对商家的经营时间、经营面积、环境卫生、配套设施的设置等方方面面做出了细致的规定。商家遵守规则经营,我们绝不会‘打扰’;如果一旦违反被发现,我们将会取缔商家经营活动。”
遵守“游戏规则”,让商家获利颇丰。街路餐饮环境也在不断提升,引来更多食客登门;不再乌烟瘴气,居民也就通情达理的不再有“各种”举报,而执法部门也不必再像以往那样“围追堵截”。
道外区执法局负责人说:“我们只对不守规则的街路餐饮采取绝对高压态势,让他们知道踩到规则红线,将无法在草市街‘立足’。”
习惯需要时间养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商家们知道了不遵守规则的“痛”,也发现规范经营不仅没有影响到自身收益,反而进账颇丰,便放弃以往陋习,自觉合法经营。草市街一处街路餐饮的商家杜女士说:“如果违规,执法人员动真格不让在这里经营。现在我们发现,这样的治理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损失,我家就在屋内烧烤,客流不但没少,反而多了,好多回头客都说环境好了自然得多来。这样的规则,我们愿意遵守。”
就这样曾经杂乱无章的草市街改头换面,成为了今年哈尔滨市街路餐饮精品街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