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企老板4年前以烤肉串为生产值达2千万
见到曲远振时,他正在跟来自辽宁的外贸企业老板谈生意。
“10天生产5万双隐形船袜。”看不懂买家提供的设计图,曲远振用尺子比量了样品,略一盘算后说“能成”。
今年42岁的曲远振是吉林省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内一家制袜企业的总经理,而4年前他还以烤肉串为生。
“烤肉串一年只有10万元的收入,谁不想多赚些钱啊?”如今年产值能达2000万元的曲远振说。
曾经在乡下种地放牛,后来在废品收购站做劳力,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曲远振发现了袜业这个“宝矿”。
袜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辽源找到的替代转型产业之一。在这座吉林省中南部城市,煤炭曾经是当地人的“宝矿”。但因资源枯竭,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级市一度在一年时间内就业人员减少了5万人。
如今,在占地130万平方米、年产值65亿元、就业5万多人的东北袜业园内,大多数就业者是曾经的下岗工人和周边农民。
解决就业问题一向是我国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颁发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这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曲远振的企业在袜业园里只是中小规模,吸纳了80人就业。“但一到10月农忙时节就出现用工荒。”曲远振说。
为缓解用人紧张,辽源市实施了农村直通车工程,减免周边农民工乘车费用,并提供技能培训、工作介绍等一系列后续服务。
“一双袜子刨除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就占到了七八成。”曲远振准备再进行一下设备的技术改造升级,把人力用到关键环节,让机器去完成大部分工序,这样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更能提升产品质量、品相,还能不断翻新款式花样,跟上市场节奏。
“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一直在变,去年和今年就大不一样。”曲远振说。
产业园内企业都在做设备与工艺的技术改造升级。据介绍,园内企业过去都是袜子织完了由人工缝合,如今已全部实现了机器自动缝合,不仅保护了工人眼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发展要求。
把现有的130台制袜机器都进行一番改头换面,对直言“工艺略懂、机器不通”的曲远振来说可是一个“十三五”大规划。
曲远振开始做袜业这一行时还不敢做太大的规划。仅有15万元自有资金的他,身上背负的贷款是个“甜蜜的负担”。因为没有这笔贷款,企业就搞不起来,而有了这笔贷款,每天就有压力存在。
随着业务量逐渐扩大、销路越来越广、效益节节攀高,曲远振的贷款已经消解得只剩50万元。
事实上,贷款在袜业园内是个被争抢的“香饽饽”,是企业创立、扩大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
为此,辽源协调金融机构推出“袜业通”“袜业贷”等定向信贷产品,还开办了“小微企业信贷工厂”进行批量支持。在政府协调下,金融机构已累计为袜业园提供贷款20亿余元。
袜业园还通过政府、企业两方面投入,以“零投资创业”“保姆式服务”等方式,由园区为每个创业者提供袜机与担保贷款。
“市场需求大,我还得再扩大生产。”曲远振的“十三五”注定很忙碌。
编辑:董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