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订单式培训人才供需对接的粘合剂
毕诗春
日前,据《黑龙江日报》报道,2016年哈尔滨市惠民行动项目出炉。这些项目涵盖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拓宽社会就业渠道等十方面。其中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工完成技能培训任务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2万人,实现农民劳务增收245亿元等项目格外抢眼。
一直以来,就业培训尤其是农民工培训一直是“粗放式”,技能选择随机、就业层次不高、市场对接不畅。但是实行有目的有目标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将大大提高求职与用人的精准度,并大大降低了培训机构盲目培训造成的双重浪费。一方面既避免培训机构盲目培养了大批不对口的人力,可能将面临无法安置的窘境,另一方面求职者本身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创业时间和机遇。订单式培训,将有效改善由于用工信息不对称,造成人力与用工单位难以对接的尴尬局面,是破解“用工荒”的有效手段。
订单式培训模式源于国外,即“合作教育”。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开始采取这种合作培训教育模式。此前,我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经就关于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稳定就业下发了《关于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稳定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培训之后,培训机构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培训补贴,此举充分证明了我省对“订单式培训”的高度重视。
其实,订单式培训在我省并非新鲜事物,我省部分地市政府职能部门早就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坚持“送技能下乡、送服务上门”,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远程教育、特色资源、农民就业需求相结合,上门办培训班,根据农民爱好,开展汽车驾驶、电器维修、电脑操作等培训。订单式培训让用人单位吃上了“定心丸”,也让农民工找工作有了“抓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订单式培训的对象不仅集中在农民工培训上,辐射面还要继续扩大。
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既有哈轴、阿城继电器这样曾经显赫一时的国内知名老企业,也有为国家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一重、哈飞、哈电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一些大型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的现实极为迫切。在这些人才缺口中,我们不仅缺少中高端人才,大量的蓝领工人也亟需补充,培养一批能够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的现代劳动力大军对我省发展,意义重大。
想揽“瓷器活儿”,那非得有“金刚钻”不可,没有相应的技术很难胜任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随着订单式培训的推广,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的作用应该越发突出,更应与时俱进,重点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变以往“千人一面”培训模式为“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就企业而言,应摒弃“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抢前抓早与培训机构或者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合约,学员或学生在接受培训期间、操作、实习完全按照企业化管理。经过这样严格的培训,培训机构与企业才能“无缝”对接,才能在破解“用工荒”上有的放矢,有所作为。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